[转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时间价值上的非一致性带来危机
(2010-12-09 15:04:30)
标签:
转载 |
市场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非均衡向均衡运动的动态过程,因此时间价值在这个运动中就非常重要。我们说正是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虚拟经济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登上历史舞台。更进一步,正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时间价值预期上的动态不一致才导致现代经济、金融危机的爆发。
在谈到时间价值时,我们就不得不提及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如果说传统的经济学注重的是均衡分析,那么奥地利经济学则非常注意时间概念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他们擅长于从时间角度来解释利息的实质。他们认为从时间角度来看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因素需要注意:一是人们总是看重现在的产品和目前的生活,相比于未来,人们更倾向于高估现在的产品;二是出于对财富增长的预期,人们总是看重现在的消费,如果让人们放弃现在的消费则必须要给予一定的补偿,而补偿的价格取决于人们的时间偏好;三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品被用于生产并制造其他最终产品,生产的过程被逐渐拉长,时间跨度越来越大,所谓“迂回的生产”,而利息就是体现这种迂回程度的一个变量。之所以会产生一个时间价值是因为人们具有时间偏好,而时间偏好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现在的物品通常比未来物品具有更高的主观价值和价格,即人们宁愿要现货而不要未来的商品。
对于实体经济而言,从时间价值的角度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过程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消费和投资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动态平衡的效应,即投资是为了形成未来的生产力,为保持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速。然而投资的资金来源却又在于储蓄,即人们没有消费的部分。如果一个经济体过度消费,则储蓄必然很少,这样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就会很少,那么这个经济体则必须依赖外部资金,一旦外部资金出现问题,则该国经济体就将面临资金不足的缺口,从而造成金融危机,当下的美国08年金融危机就是这种情形的例证;另外一方面,如果一个经济体过度依赖投资,即人们大量储蓄,这样投资的资金就会很多,那么这个经济体必然面临着产品过剩的状况,这个时候该经济体一定要依赖外部需求,一旦外部需求发生变动,该经济体也会出现危机。08年年底我国面临着出口增速下滑带来的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说,保持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平衡很重要。
但是这个平衡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经济体的发展需要投资,需要剩余资金;另一方面我们的资金来源在于人们让渡的消费,即人们减少当下消费,储蓄起来为了更远期消费的资金构成了我们投资资金的来源。投资和消费之间的结合点就是利息。因此最佳的利息水平应该是人们对时间的偏好率水平,即未来新增的边际消费效应经过时间上的体现之后应该与当前人们放弃的边际消费相同。
我们再来看看虚拟经济的运行情况。虚拟经济可以分为两个基本产品——货币和资产,两者定价的原理都很简单,未来预期收益率的贴现。这个定义本身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预期收益率,一是贴现。先看预期收益率,我们说虚拟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实体经济存在很大的差别,即虚拟经济运行的基础是“收益决定成本”,而不是实体经济中的“成本决定收益”,这是因为在虚拟经济的运行中,成本总可以找到相应的工具来进行对冲。因此影响虚拟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预期,当人们对未来价格上涨存在很强的预期时,虚拟经济都将呈现健康的运行状况,而一旦预期发生改变,则虚拟经济将呈现危机。在看看贴现,贴现本身就包含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在里面,影响贴现的主要因素就是通胀以及利息水平,也就是时间偏好。这样实体经济就和虚拟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利率和预期收益率以及通胀三者之间的动态变动就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发展中的非一致性,也带来了经济和金融危机。
此外,在虚拟经济中,人们对于货币和资产的选择也会造成虚拟经济内部的运动,即人们对于资产的选择会对虚拟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一旦这个影响超出虚拟经济本身范畴,则会波及到实体经济,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而人们在货币与资产之间的决策行为取决于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因为一旦人们选择货币时,则必然减少对于资产的持有,反之亦然。货币之所以有需求是因为人们想把他们储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市场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想有一定额度的货币存在手中,即一定的现金余额,该现金余额取决于当事人的价值判断,受到通胀预期的影响。当人们预期未来通胀会上升,并且通胀率小于持有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时,人们倾向于增加现在消费,减少货币的持有,增加资产的配置;而当通胀超过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时,人们则倾向于变卖资产转而持有安全性高的货币;当人们预期未来通缩严重时,人们会变卖资产增加当下货币的持有,减少现在的消费。一旦这样的规模超过虚拟经济承载能力,则会波及实体经济,从而造成实体经济的危机,由金融危机演变为实体经济危机。
因此,在时间价值上的动态非一致性导致了经济、金融危机,危机演变的逻辑如下:货币的突然扩张改变了即有的货币供求关系,导致利息水平下滑,这种突发的事件短期之内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偏好,从而给出了错误的信号以致实体经济开始了扩张之路,大多数的资金都被用于高收益、高回报的生产项目和计划,社会普遍产生了不当投资,这时表现为繁荣,由于此时资产价格收益率高于预期通胀率,人们也倾向于持有资产而放弃货币,生产进入加速通道;当过多的资金被投入到高级生产中,而生活资料的生产落后时,人们的生活成本增加,相应的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通胀上涨,一旦通胀预期上涨超过资产价格预期收益率,人们则倾向于变卖资产,持有货币,从而前期投入高收益、高回报的项目面临后期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从而由金融部门引发的危机扩展到实体经济,带动整个经济的下滑。
而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联合点就在于货币存量,货币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就曾经对货币存量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过分析,他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切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那么货币存量与经济周期之间又具有什么样的关联,我们以后再进行详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