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高房价引发‘保障性’财政投入加大?
(2010-12-04 22:27:25)
标签:
中国财政支出加大财政收入保障杂谈 |
今天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财政支出未来两年是必然加大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投资等等,这和房价有没有关系呢?房价上涨透支了中国老百姓以往养老,治病的保障均投入到了下一代购房中,由于缺少了‘养老钱’‘救命钱’其实也变相增加了中产阶级的负担,社会问题增加必然增加了,并且老百姓对于缺少‘安全感’的‘养老和养病’开始过于担忧,引发了社会阶层对于保障体系以及医疗,教育的更多不满和要求政府增加‘保障’的声音。出于社会‘和谐’的目的,政府财政支出开始加大‘保障’体系的建设,但问题是,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从何而来?这些年地方财政通过‘卖地’获得的财政收入,最终转化成了中央政府的‘保障’财政支出,想起来一句话:‘出来混的,早晚是要还的’。未来中国人口已经开始发生年龄结构性的转变,社会‘保障’导致的财政缺口势必会加大。。。到时候后‘保障’体系的维护,无非就要靠拆东墙补西墙,或者加速透支未来财政收入,过大的财政压力会不会带来金融体系的动荡,一切还都不可知。。
从某角度,我认为完全美国式的过度消费,并将自身福利完全依赖于政府并不是一项非常好的办法,虽然高税收的目的可以理解成一种将自己赚到的‘钱’的一部分借给了国家,以换取未来退休后的‘福利’,如果就此就开始过分消费的话,无疑还是将自身放到了一定的风险中,什么风险呢?看看现在欧洲和英国吧,当你不能向美国一样享有全球的铸货税的时候,国家‘借’的钱一旦出现债务问题,居民的‘福利’必然会大大的大打折扣,而看看欧洲采取的手段,无非还是‘截流拖延’那一套,退休年龄延长,削减医疗投入,加大教育收费体系并削减教育福利。。当然,说到根本就是‘收入’随着人口在减少,‘支出’在加大。。
中国古语:存钱养儿,防病防老。。。
当房子约束了两家四口老人的‘防病防老’钱的时候,未来的社会会更加的倚重‘公共福利体系’但在中国,只能希望‘出来混的,能晚些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