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赋:露蝉声渐咽 秋日景初微 |


分类: 说吧--养心 |
年轻的我们心脏都是比较小的。
一点苦难放进去,都显得大。长大了的人,心脏就变大了。
即使更大的悲伤装进去,也照样可以冷漠的离开,平静的遗忘。所以忍耐吧。
有天我们的心脏会长得比悲伤大。
【】
周末两天,都用来试驾我的新车了。
体验最深的,进口车更加人性化,内在的质量要好很多,新车室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味道。
自动档的车跑起来省力太多,两天,我跑了近千公里。
和家人一起去威海呆了两天,老爸特别喜爱这座城市。说,比青岛好多了。
也许,明年,如果有多余的钱钱,就给老爸在威海买一套小户型的房子,让他每年到那里住上一段时间。
其实,青州的山居就是很适宜夏日居住的。摄氏37度,也不用开空调。
在家的时候都是赤着脚走来走去,北向的房子,有太阳的时候也没觉得有多热。
如果再来一场透雨,山风从南边的窗子吹进来,吹透整间屋子。
心中除了一个爽字,哪里还有半点苦夏难熬之痛。
摄氏37度,备了冰镇西瓜,绿豆糖水,有时候有冬瓜莲叶汤,苦瓜黄豆饮。
老爸最喜欢喝这些,我呢,觉得不太适合我的体质。母亲也没有养成喝凉茶的习惯。
据说最懂得度夏的其实是身上披着皮草的,不管不顾地,找个凉快地儿就晾开肚皮睡大觉。
比如,我家的杰克。
【】
和女友电话,她只说了两句就要挂,曰:要看《花非花,雾非雾》。
嗯,一看这剧名,就知道是琼瑶阿姨的。
想起那天看林青霞的书。她说她的电影处女作《窗外》是琼瑶阿姨的成名作。
很早就看过,早在什么时候呢?恩,好像是初中。
林青霞在书里说,她演这个的时候才18岁左右,看照片里面的清纯样,确实迷人。
《窗外》是个老片子了,1973年的电影,估计有些文艺腔腔的人都看过。
觉得这电影基调蛮伤感的,幽幽暗暗的画面,虽然是清秀逼人的青春,但,总透着慢慢的哀愁。
是文艺片该有的范儿。
好吧,我承认,我又快进快进般的看了琼瑶阿姨的《窗外》,我的文艺腔更严重了。
女友说琼瑶阿姨的新剧叫《花非花,雾非雾》。主题曲用的也是这首民国老歌。
我哼哼了一晚上,连我家瑷丫头都会唱了。
恩,还是把这首歌的主题做为这段文字的结束吧。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雾非雾(悲情插曲)之恨你爱我
花非花雾非雾(插曲之允许我爱你)
【】
昨日的夜,不算热了,但还是开了空调看奥地利电影《AMOUR》。
对于身患隐疾的人来说,最懂得身体的残缺给生活带来的苦痛和无奈。
即使有爱。
爱有时被爱杀死。爱是成全和保留心底的完美。
想起一句话:大意是,中年女子赚钱存钱,不是为了买奢侈品,而是为了以后进好的养老院。
听起来很是凉薄,却又是真相。
真相都是残忍的。
度娘一下,看到安妮宝贝对于这部电影的影评。
在这里转一下,我嘛,偷个小懒,因为要开始工作了。
《爱》 安妮宝贝
一部电影的流传,最终应该还是依靠口口相传。那日和朋友Z去国家大剧院看云门舞集,途中和他闲聊,听他说了起来。他说现在每天工作回家,很少出门或会友,只喜欢一件事情,进书房在电脑上看几部电影,直至很晚入睡。我问,那你和家人聊天吗。他说,很少,或者没有。我说,那么你要小心自己有某种程度的封闭倾向。我倒是买一一柜子的碟,但很少有心情花费一两个小时去看。更加不会在电脑上看电影。电脑除了工作必要,希望离它比较远。而且,目前我对电光色影的种种色相暂时失去兴趣。
他说,你还是不妨偶尔可以看一些。《爱》不错。
他简单概括了一下剧情,最后总结说,欧洲这样医疗保险和福利系统成熟健全的国家,一对老人,生活安适,有一个生病,尚且是这样的结果,如果在中国,其中有家人瘫痪或成了植物人,家境再是普通,岂不是负担更大,家人更难以承受。但他没有说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迈克尔·哈内克,并且获得了金棕榈大奖。Z素来钟爱电影,品味甚好。之前推荐《哈罗德与莫德》很是不俗。回家之后,在柜子里翻出了这张碟。原来前段时间已买过,并且重复买过两张。
选了一下下午,把碟片放入机器,独自在客厅沙发上看完了它。
开场是夫妇去停放音乐会的镜头。长镜头停顿很久,观众席上的各式骚动缓慢过渡到安宁。音乐会开始。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一位老师在给孩子们正式授课之前,会让他们静坐十分钟。电影仿佛也是如此,由此观看者自然过渡,完全进入一对老年夫妇的个人生活。Anne是优雅而略带矜持的老妇人,Georges在年轻时一定热烈追求和爱慕过她。即便出场时彼此已过八十,满脸皱纹,白发苍苍。音乐会结束回到家里,他习惯性地赞美她。他说,今晚你看起来格外美,眼神略显痴痴,如同少年恋人。她恐怕早已习惯他的各式表达,只是若无其事说,你应该脱下大衣,准备去睡觉。在玄关逼仄空间的这段场景,他们各自的个性,在关系里的位置,以及这段关系的状态,基本上表达完尽。
接下来,Anne出现病症,并且在手术之后偏瘫。她本来还可以洗碗,烹煮照顾这个男人,现在,即便是上床睡觉,或者上洗手间,都需要他来回搬动。之前,她习惯把白色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衣着淡雅端正,言行有度,眉眼和语气略有些修养和才华上的强势,包括关系中被爱慕的地位。现在,一切逐渐土崩瓦解。肉身的功能缺失和无能为力,带来心理上的一再摧毁。尿失禁,被女佣粗暴对待,即便想绝食或自尽都做不到。他最终在她拒绝食物时,用力打了她一耳光。而在此类细节的处理上,哈内克从不试图渲染或煽情。他只是让他的演员突然做到。在这突然做到之中,内心的翻转和压抑已于静默中累积到一定程度。因此,这最后发出的钝重而破裂的声响,仿佛是在观看者的内心发出。
该如何。美好的时光太短,而在困难时,人生有时看起来太漫长。再看不到你穿着连身裙在钢琴前弹奏乐曲的样子,只能一路看着你败落,衰哀,沉沦,瓦解下去。而如果我真正地爱过你,我只愿你始终住在美与光彩之中,住在它们散发出来的尊严之中。
那一天,男人剃须剃到一半,听到女人辗转而苦痛的呻吟呼唤。他坐在床边,拉住她的手,开始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安抚她。絮絮叨叨,神情自如,仿佛仍是日常相伴聊天。她的哀痛混沌一直没有停止,而他坚持讲完了自己的故事。然后拖过一个枕头,没有任何犹豫迟疑,捂住她的脸,直至她的颤动渐渐微弱,彻底平息。这个举动好像再正常不过。也行有些人会觉得突然,困惑,觉得残忍而兴起指责。但若理解了这个男人的心,就何尝不是最好的结束。
他给她穿上心爱的衣衫,买来大捧鲜花一朵朵剪下,让花朵簇拥围绕她的尸体,把房间密封起来。是的,所有美好的事物此刻凝固成了永久。她始终是他心中爱慕和追随的恋人。她的败落停止。她的痛苦停止。
之后他独自住在厨房旁边的小房间里。那日醒来,听到厨房里有清洗碗筷细碎的声音。走过去,看到她还在,安静地洗碗。自顾自说着话。他痴痴看着她,身心只为她移动。她打开门,先走了出去,他跟着她走出去。这幻景带领他离家出走。也许他会死去在一个人的路上。但若没有了爱的人,独活也是没有意味的。导演此刻不想交代任何具体的事。这个结束太有力量了,让人有战栗之感。从年轻时就相爱和伴随到白头的一对恋人,身心本就是交融为一体的。生死不是彼此的界限,而是一再地重逢和告别。
电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是他们的女儿说出来的。于佩尔饰演的女儿说,小时候我放学回家,经常会听到你们在房间里做爱的声音,我觉得安心,因为知道你们爱着彼此,不会离开对方·。真正的相爱是什么呢?不会是始乱终弃,也不会是贪图对方的钱财或美色,不会是野心和欲望的驱使,也不会是主宰和奴役的关系。真正的相爱里,一定有对对方的美得全部感知和珍重。感知和珍重对方的美,所以,会有尊敬,会有克制,会有保护,会有长久的相互照顾和陪伴。只有真正的相爱,才能做到白发苍苍时,还为对方递一杯茶,阅读一本书,讲一段往事,听音乐会,散步,依旧赞美对方。
那晚,看完电影,给Z发了一条短信。我说,他并非嫌弃她拖累,只是要保留她的完美。这感情里未尝不是没有执着之心,也强过一切敷衍和勉强的许可。想想那些形式化的冷漠的婚姻,那些没有赞美和性爱的婚姻,那些只为了让自己心里好过而忽略对方苦痛的婚姻,这样的“爱”已足够深刻。但它的确是很欧洲化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