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汉迢迢:一年一度是七夕  一半有情半忘情 |

(2013-08-14 05:16:25)
分类: 说吧--养心

 

|银汉迢迢:一年一度是七夕 <wbr> <wbr>一半有情半忘情 <wbr>|

 

年少时不知道什么是爱,以为自己高兴了就是爱,不高兴了也就不爱了。

直到失去了某个人,才猛然发现,爱字冗杂的太多太多。

岂止三两句,几页诉说能阐明的、能坚持的时候千万别轻易放手,失去了就去让自己变的更好。

                                     ——王安忆《长恨歌》

 

 

 

【】

 

昨夜偶尔有阵阵的小雨,不大,下的时间也不长。晨起的时候有清凉的风扑在窗前人的香肩上。

这样的天气,让人心内更沉静。

 

这几天,我家小帅哥从法国回来,打算在国内创业。
一直在谈,在考察,也一直被这件事情纠缠着,难得时间和清净。

 

在青岛的时候,顺路去看了十里荷塘。
苍茫漠漠谁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木质廊桥,飘飘柳梢,还有当中的莲心桥,都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温婉。

我个人极喜欢莲荷锦香、游鱼影绰的荷塘。

那样细腻而美好的莲荷,可以让人暂时离开城市的凡尘生活。

甘愿沉落在碧水菡萏的悠悠光阴里,拥有这么一次忘乎所以的快乐。

 

其实较真的话,这荷塘面积是不足十里的,去的时候也是很不凑巧地错过了莲开朵朵的风景。

只有两三朵孤零零的花,有人撑船下湖摘莲蓬,有人在岸边小亭拨莲蓬。

叫价15元1斤,尝了一个,有种淡淡的清甜。最后还是没买。

 

说到十里,让我想起来的,却是那句,十里红妆,一樽艳酒。

那明月清风下的一坛醇醇的佳酿,将来人都熏醉,还有那八抬大轿,盖着红盖头的眉目明媚的女子。

繁华如梦,流光易散。

碧水青山哪怕不变,但这些丹青旧事,被遗留在画册里、诗词中,却永不会回来。

 

 

|银汉迢迢:一年一度是七夕 <wbr> <wbr>一半有情半忘情 <wbr>|

 

【】

 

刚才,看伊美人的博文,看的我心花怒放。
她说:“你若绽放,清风自来。”。

她说“好朋友是正能量,好员工好领导是正能量,好人好事是正能量,好戏好歌是正能量。”
她说:“人间不幸有千万种,幸福却只有一种。对你不好的人想法层出难解,对你好的人就只是好。”
有她在写,真好:))


遇到了久没见的好友,相谈甚欢。

前天傍晚我收到了她千里迢迢寄来的一份礼物,很是欢喜。

 

万千风景都不及有缘相识。感谢亲爱的。

 

|银汉迢迢:一年一度是七夕 <wbr> <wbr>一半有情半忘情 <wbr>|

【】

 

从青岛回来,顺路带着小帅哥去看了青州的山居。野生的,栽植的,绿意葱茏。

还发现红玉兰竟然在盛夏冒出了硕肥的花苞。

 

俯身采摘豆角,瑷丫头就在小径上边啃嫩生生的黄瓜边和大哥哥做鬼脸儿。

黄瓜甘甜清脆,和园里其她的菜蔬一样出自天然。

没捎相机,用手机拍了几张图片,模糊又真实。

 

路过青州花市,订了绣球花和各种菊科,还有花种子和户外桌椅。
还在一家瓷器店里看中一款小小的瓷器挂件。

 

这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几条陶瓷长项链,价格不贵。

 

如今说到陶瓷,已不仅仅是指花瓶与碗杯等等那些大器件了。

这些经高温烧制与手工制作的小饰物,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清新。

 

高温凝固下,细腻温婉,古朴典雅,清新流畅,暗香浮动。

这些独具一格的美丽永远定格在永不褪色的瓷面上,可以欣赏,可以玩味,可以守望。

 

|银汉迢迢:一年一度是七夕 <wbr> <wbr>一半有情半忘情 <wbr>|

【】

 

星河鹭起,袖薄吹香。

 

七夕,貌似忘记了。
不过,今天一到办公室,就收到了礼物,开心中。

 

友人留言:“一路风尘赴时光之约,将闲云装进行囊,将故事背负身上。在好望角祝你七夕快乐。”
呵呵,这家伙,又出发了。

我回:“旅行的意义,并不一定要成为一个浪迹天涯的过客。”
只是,每年抽点时间背上行囊,听一首老歌,看春风秋月,赏静美河山,品异族风情,就很好了。

 

在这微风慵懒、流云自在的夏末日子里远行,也许我们会在某一个地方相遇。

 

 

|银汉迢迢:一年一度是七夕 <wbr> <wbr>一半有情半忘情 <wb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