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水: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说吧--养心 |
当我们对别人发挥耐心和包容时,其实是在进行一种影响力的投资。
【】
又是一个晴好的天气,一早就阳光明媚,玻璃露台上暖洋洋的。
给自己泡上一壶暖暖的红茶,半躺在摇椅里。
闭目或者看书听乐,都是“偷得浮生半日闲”般最美妙的事。
膝上翻开的是《那些我们没有谈过的事》。旅美法国作家马克•莱维。
这本书是在友人的办公室桌上看到的,一眼就爱上了封面设计的主色调。
打开书的时候,则先看了此书策划编辑袁筱一写的序,随意浏览一下,断想这本书是温情小说。
还是比较喜欢他的文字的。我曾看过他的另外两本书:《假如这是真的》《七日永恒》。
都是很温暖而唯美的小说,选题也都很老套。
《假如这是真的》是现在司空见惯的灵魂与灵魂的默契沟通。而《七日永恒》更是天使与魔鬼相爱。
吸引人的是里面细腻温暖的情感,那种心灵与心灵的单纯沟通,出自男性作家笔下。
真挚而没有任何阴暗斑点的爱情,无论是阿瑟对劳拉,还是吕卡对佐菲娅,都带给读者清爽明净的享受。
可以说,旧瓶新酒,旧体别裁,简直妙不可言。
我喜欢这样的阅读感觉。不论是小说,还是心情文字,仰或是诗歌。
我喜欢那种单纯的温暖,在我心中,她们就像阳光一样是温暖的。
阳光是看上去是单色。内在的七色需要你慢慢去品味的。
这是我们所有人内在都需要的一种可以亲近也可以远离的温暖。
亲近或者远离,它都在那里,不会远离。
需要的时候,拿起来,阅读,温暖就会回来,放下来的时候,温暖也不会远离。
【】
晚间,跑去老树画画的博客,这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
我把他的画复制下来,打印了给丫头看。
有时候,还发现她照着画,虽然不成样子,却另有一番味道。
对“老树画画”,喜爱有加,无以言表。
节前从当当上订购了他的书,书送到的时候,我刚好不在家。
友人代拿,电话告知,竟是一本让阅读变成快感的线装书。
打开,封面如暮春之四月般花色艳重的《花乱开》,让我眼前仿佛看见春光。
花了几个小时,一张张阅读。心花亦开,一瓣瓣的,开到自在。
那天在博客里提到不知老树其人。有友人用小纸条告知。
然后,就百度到了他的书。
原来。他也是山东人,临朐人。
呵呵,在老树的画里,因为恰配绝妙诗句,使得画画儿这事变得轻松无比。
我最爱其中一幅:黄淡调子,乱竹沫墙,一人藏匿其中抚弄清音。
水墨浓淡相宜,简廖却不失清雅,意境十分高远:
抚琴竹下,看花村头。
观瀑山中,赋诗青楼。
雨天吃茶,雪夜访友。
时醉时醒,且喜且愁。
纵身欲往,一叶扁舟。
诗与画其中的韵味和奥妙,不可言说啊。
这老树的画风画品既不媚俗,也不阿谀。
刺耳、忧伤、怀情、戏骂都带着真性情,像个人,有血有肉的真人,而非庸碌迂腐的现今文人。
高兴的是,我对文人画忽然有了醒悟和新的了解。
原来可以这样画,写这样的题跋,盖这样的印章,叙述这样的思想,呵呵。
看完书后一抬头,看见台历上写着:今日雨水。
嗯,果然是个好时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