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德·库姆斯谈巴菲特投资苹果公司,刻意隐去了一个参数。而这,正是巴菲特的投资秘密!

分类: 投资经典文章 |
因为托德在叙述整个事件时,刻意隐去了一个参数,那就是ROE。这个参数,甚至是巴菲特认为唯一重要的参数。没有ROE,价值投资就无从谈起。
仔细观察文中表格,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巴菲特最经典的几个投资案例,给出的PE估值通常只有ROE的一半甚至更少。尤其是苹果,2016年和2017年的两次买入,PE估值甚至还不到ROE的0.4倍。
于是,充满小孩子天真坦白以及强烈好奇心的笔者,就把PE和ROE这两个参数做了一个除法,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根据上述投资案例,笔者发明了一个叫作“市赚率”的估值参数。其公式为:市赚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PR=PE/ROE)。当市赚率等于1PR为合理估值,大于1PR和小于1PR则为高估和低估。包括喜诗糖果、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苹果公司等投资案例,都是4折5折买入的。
巴菲特曾说过,可以把ROE的投资门槛降低为15%。但是,如果你让股神他老人家用15PE买入15% ROE的股票,他肯定不愿意。最多也就给个6PE(4折)或7.5PE(5折)的估值,因为巴菲特始终遵守着“安全边际”这一铁律。
最后要说的是,市赚率在国内股市略有水土不服。所以笔者又引入了股利支付率作为修正参数,从而解决了茅台与银行的估值差问题
至于巴菲特投资的中国石油和比亚迪,一个属于周期股,另一个属于困境反转股,需要用到市赚率第二公式
还有就是巴菲特一直心心念的DCF现金流折现,也可采用市赚率来解释。通过这一研究笔者还发现,ROE小于10%或大于33%之时,市赚率容易失真或失效。好在ROE略微大于33%时,市赚率还算是勉强可用。
最近几年,苹果因为负债“分红+回购”,ROE已经失真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寻找ROA与ROE的真实关系,才能进行模糊正确的估值。
最后要说的是,巴菲特对增长极其轻视。高通胀那些年,为了给喜诗糖果正名,巴菲特说了跑赢通胀即可,可以简单理解为10%以上。托德的爆料,则更加笃定了这一说法,7%以上的增长就可以。作为市赚率的发明者,我自己对增长也没太高要求,只要达到ROE的一半以上即可。举个栗子,30%的ROE,仅需15%以上的增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