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读书感悟
(2010-10-27 12:02:44)
标签:
读书文化随笔 |
分类: 读书札记 |
这里所说“人生如戏”没有贬义,不是做戏,是指戏剧性。
精彩的人生都应该有那么一点戏剧性,戏剧性是现实生活的发酵粉,经它那么一掺合发酵,一段原本干巴巴的人生就有可能变成一只蓬松饱满和充满想象力的大蛋糕。
我一直认为,好的文学作品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语言和性格突出的人物。我在《张爱玲是一杯茶》中将其作品喻为极品毛峰,是认可她的作品达到上述标准,张氏之后,可堪入目的文品寥寥,令人惆怅。
近读严歌芩小说《小姨多鹤》(不是同名电视连续剧,那是一堆街边烂杂烩,几乎在糟踏原作),感到些许惊喜。严氏无疑是个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记得前些年读她的作品,感受都不如这本书来得强烈。该书故事很独特,讲述一个日本战争遗孤在中国的奇特人生,充满“人生如戏”的浪漫特质。由于有了浪漫的精神做底料,即使苦难和不幸也就多了乐观、通达和诗意,酝酿出人生的韵味和哲理。该书不仅寓意深刻,且人文内涵十分丰富,超越国家、民族和地域界限。严氏的语言十分张扬锐利,想象力丰富澎湃,人物性格突出,她的叙事才能超越当下一般女作家,因为许多女作家只会讲自己的故事,能把别人故事讲好的不多,能把别国乃至全世界发生的故事讲好的女作家更是凤毛麟角。
我认为这本书原本有可能走向经典,因为它已经聚集了某种经典的气势,作者的功力也渐趋成熟,然而可惜的是,我们看到一些文学以外的因素妨碍了它继续通向文学,使得作品的品质发生了令人扼腕的变化。严氏是个旅美作家,据说在好莱坞操刀做剧本已经小有名气,众所周知,做剧本不仅做戏剧,更做美元,所以“两栖”不仅消耗才华,更消耗人的精神气质。我们看到,作为小说的《小姨多鹤》呈现出来的众多撕裂和不和谐之处就在这里,就像一条原本清澈如许的溪流,时不时遭受到另一条浊水的侵入,后来干脆变得非清非浊。也像一曲原本悠扬的古典华尔兹,时不时插进几段卡拉OK,当然也就有些偏离跑道了。
因为喜爱,所以苛刻,我相信如果严氏再纯粹一些,再寂寞一些,再放弃一些,再困顿一些,再离好莱坞远一些,离坚守和孤岛近一些,再近些,她原本有可能接近或者说与张爱玲相似的。然而设身处地,如果张爱玲生在今天而不是上海孤岛时代,她还会是张爱玲吗?她能逃脱为好莱坞大腕们操刀做剧本的诱惑吗?
可惜“如果”永远只是一种假设,就像文学永远只是西天的一片云彩,永远只是我们精神世界最后的乌托邦一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