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极地——与美国文明对话(4)

标签:
旧金山城市远眺 |
分类: 大千世界 |
(旧金山城市远眺)
跨越极地——与美国文明对话(4)
我们下榻的地方叫“湾区”,也就是世界大名鼎鼎的IT工业圣地“硅谷”。
有种形象的比喻是,瓦特发明蒸汽机拉开人类工业革命的序幕,而电子信息革命则为人类高科技腾飞插上翅膀。“硅谷”就是引领和推动这场划时代产业革命的发动机。
“发动机”并不喧闹,没有机器隆隆厂房林立,看上去也不拥挤,到处十分宁静。硅谷并非“谷”,而是一条海岸线,世界著名的IT业巨头如微软、苹果、英特尔等等,都沿着这条海岸线分布,道路四通八达。我们代表团下榻的不是星级豪华宾馆,而是一座普通商务酒店,这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国家级代表团嘛,怎么能够随便入住一座普通商务酒店呢?是不是美国人有些怠慢了中国作家代表团?
其实这正是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据说美国人旅游很奢侈,往往选择高档星级宾馆下榻,开会则很节约,能省则省,没有中国各级会议的铺排场面。因此我们完全是客随主便,服从美方安排,连正部级团长铁凝也和普通团员住相同的标间。其实商务酒店内设施齐备,足够满足一般需求,再多就是奢侈和浪费。
我注意到许多细节,酒店房间内的空调居然都是老式窗机,据说欧洲也是这样,而在我们中国,这样的老式窗机早给淘汰了。据说因为这种窗式空调机虽然噪声大,但是工作效率高,而且比较省电。在我看来,美国人的思维很奇怪,他们的能源浪费其实十分惊人,比如因为核电充足电费便宜,许多房间、办公室和公共场所从不关电灯。他们的公路上大排量汽车多得惊人,好像石油永远用不完一样,还有他们的个人住房十分奢侈,许多普通人居住的都是两层小楼,想想看吧,连加州政府救济贫困人口的免费房都是两层小楼,这时候的美国人倒不在乎浪不浪费电、能源还有资源了。
酒店早餐照例免费,但是如果你要得到一只现场煎的鸡蛋却需另外支付10美元,约合人民币68元,而人工服务则要另给小费。美国是个小费国家,小费多如牛毛,弄得我们常常不知所措。比如服务员打扫房间卫生得付小费,否则那些泼辣的黑人或者拉美裔服务员会留下字条骂你小气,吝啬鬼。有一天我忘记在枕头上留小费就有幸领到这样一张字条,于是我记着第二天多留了两美元小费。不料别人告诉我,这天很可能换了别的服务员,所以我的表情很可能浪费了。在餐馆吃饭小费更高,越是高档餐厅小费越高,最多可占餐费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有天我表弟请我在当地一家有名的餐厅吃饭,后来我看见他很有礼貌地付了服务员100美元小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