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雪乡磨刀宰羊东北黑龙江 |
分类: 游记 |
我是2017年12月26日到达雪乡的,应该说我们一点时光的小伙伴们入驻雪乡后就是场悲剧,而这场悲剧一直持续到我们29日清晨到达哈尔滨机场才算结束,女导游所代表的旅行社对我们是一路的坑,旅行社包车的男司机向我们索要小费不成后竟然给我们一路吹冷气......我之前也发过一篇文章,想知道具体的可以进入我的主页里看看,雪乡有制度保障每一个游客的权益,但问题是缺少严厉的监督管理措施。

姑且撇开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老实说,雪乡对于我们生活在南方的人,或者是对于那些很少见过雪或很少遇见如此大雪的人而言,雪乡真的就如一块吸铁石一样深深的吸引了我们,尤其是“中国雪乡”几个字,让它更加充满魅力。

雪乡的冬天夜晚来的特别早,太阳在下午3点半不到就匆匆的隐去了身影,我们是一行是在下午3时左右来到雪乡,女导游帮我们草草安顿后就让我们自由活动,当然住宿条件很不好,1000元一个炕间,而外面最高标价是580元。

随便了吃了份非常简单的晚餐,但还是相当贵的那种,我们就被告知各自回房,而我,一个喜欢摄影的,当然是不愿放过任何一个拍摄的机会。在-30℃的低温下,在凌厉的寒风中,我背着20多斤的装备就出了屋。

夜晚的雪乡虽然冷,但和我一样为了欣赏美景而行走在街上的人确实不少。撇开那些那些人工营造的雪乡“童话世界”小景不说(这些是纯风景,没有人住,很多来到雪乡的人拍的都是这些景观),其实雪乡的夜晚还是非常迷人的。

在临街商铺后面,还保留着一些很原生态的木房子,这些房子都是当地的客栈,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特别美。那一晚我独自一个人在户外拍了很多很多,当然人也被冻得不轻,只能靠不停的哈气、跺脚、搓手保暖。

雪乡的清晨也来得晚,近8点钟时太阳才露出了脸,雪乡本来就是在两座山的峡谷之间,狭长的村子长度似乎也不超过1公里,整个雪乡就一条主大街。

太阳初升时,太阳光线比较柔和,雪乡上空到处是袅袅水蒸气,这可不是炊烟哦,但这不会削弱它的魅力。

雪乡人家原来的木栅栏此刻只是露出了点尖尖角,阳光投射过来的光影与积雪的形状构成了最美的雪地晨光。

雪乡人家院子里的农机已基本被埋在雪里了,曾经在冬天因为这些雪而无所事事的雪乡人家,现在也因为这些雪而变得忙碌起来。

大红灯笼在任何时候都为雪乡增色不少,也增添了雪乡的喜庆气氛。咱们做个大胆的猜测,假如没有了这些红灯笼,来雪乡的人还会那么多吗?

因为白天走了一趟雪乡,发现了一些更好的拍摄角度,于是在27日晚,我又独自一个人跑到户外,而这个地方完全离开了雪乡那条繁华的大街,是雪乡外侧的一个小山坡,从这个角度拍摄,雪乡的美又呈现出另一种味道。

外面的温度真的很冷,初到雪乡的人,都喜欢玩那泼水成冰的游戏,并录下视频或拍下照片,这是件非常不错的体验,而更多的时候,大家还是喜欢窝在房间里,屋外的红灯笼,屋内的灯光,把雪乡的夜映衬得宁静而美。

当喧嚣的大街慢慢安静,大家都躲进房间取暖时,我却背着摄影器材来到户外,此刻的宁静,是我们摄影的开始。这里也想说句心声,那些坐在电脑前,轻轻敲几下键盘就轻易盗走我们图片的人,你们是否就真的如此狠心?

雪乡除了一些原生态的木房子,其实像这些有特色的砖房也是拍摄的好场景。

很久很久没有看过如此清澈的夜空,天天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久违的童年数星星乐趣突然在眼前浮现,今天很多城里人或许根本不知道,头顶上的夜空,其实还能有这么美。

这张也是在雪乡外侧拍摄的,空无一人的野外,就我一人享受这美好的夜晚。摄影师在创作片子的时候总是追求尽善尽美,外面人是无法体会到其中艰苦的滋味,今天看来,这种美的呈现或许也为这次雪乡事件推波助澜。

我没有无人机,我也一直怀疑无人机的存在需要,应该说无人机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角,是壮观而美丽的,但我们却不能亲自去感受它,无人机的高度我们无法企及,却可能被它的视角蒙蔽。今晚我在雪乡,我站的高度只能这么高,雪乡的夜晚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