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2016-09-07 10:17:45)
标签:

旅行

西江

千户苗寨

古建

分类: 游记

     今年是我第4次来到西江千户苗寨,记忆中的西江千户苗寨,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吊脚楼上的姑娘推开窗户,唤醒了美好一天的开始;华灯初上的西江,清幽的夜色在其中流淌,细腻温柔;还记得那村后的梯田,留下了我多少回忆。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走进西江千户苗寨,我们总会被那一间挨着一间,沿山势而建的吊脚楼吸引,那种场景特别壮观,令人惊叹。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我尤喜欢清晨的苗寨,当太阳慢慢升起时,当木楼黛瓦间的炊烟袅袅升起时,整个苗寨犹如蒙着一层薄纱,整个西江呈现出如梦如幻的魅力世界。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我喜欢我国的传统古建筑,在我眼里,这些传统古建筑更富有生命力,更富有诗意,所以当我走进苗寨时,我更喜欢慢慢欣赏那一间间、一幢幢具有苗家特色的吊脚楼,因为这些吊脚楼都沿山势而建,所以我总可以找到较高的角度去欣赏那屋顶上的艺术:瓦片,它是这古建的灵魂,让古建变得有血有肉。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我国很多地方,气候湿润多雨,瓦片做为屋面最重要的防水材料,充分展现了我们祖先在建筑学上的智慧,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种标志,它代表的是一种境界。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由于文化不同、建筑形式各异,同样的瓦片营造出的美感各具特色。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西江的“木楼黛瓦”有别于江南的“粉墙黛瓦”,却营造出西江独有的韵味,让人久久难忘。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瓦,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建筑材料,一个突发奇想的拼接,平凡的瓦片马上被赋予了艺术的内涵,新的生命力。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虽历经千年,然其一直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犹如一颗深耕的种子,在历史长河里中发芽、成长。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西江苗寨的瓦片采用黑泥土烧结而成,颜色多呈灰黑色,与艳丽的重色浓彩不同,它更趋向于返璞归真的清雅,渲染出西江苗寨的别致样貌。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瓦是祖先的智慧结晶,我们的能工巧匠们从来没有想过去抛弃它们,两个简单起坡翘角,就能让屋顶又多了几分生气。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苗寨的吊脚楼多修建在山坡上,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或关牲畜。这种建筑结构有利于防洪、通风,防野兽侵袭。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西江苗家吊脚楼设计有助通风。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这几年,西江苗寨的名声越来越大,也吸引了很多外来人员,他们重建或翻新“苗屋”时,也将外来的建筑风格带了过来,比如上图的屋顶上的“阁楼”,就是属于典型的外来设计。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传统西江苗寨吊脚楼建于山坡上,平整出一块地后,先将房屋的框架搭好,在屋面上盖上瓦片,然后再考虑搭建阁楼和墙面。框架材料主要是杉木,以前苗家有个传统,当家里生了个女孩时,家里就会在田前栽种一棵杉树,等女儿长大成人出嫁时,就把那杉树砍到,做为陪嫁嫁妆。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清晨,小鸟立在瓦脊上快活的哼唱时,那是一种和谐之美。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面对突然而至的小鸟,我快速对焦、构图、按下快门。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此鸟飞,彼鸟至,生生不息。它唤醒了清晨,唤醒了苗寨,唤醒了美好一天的开始。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和我一样,它屹立于翘角瓦片上,望着眼前的苗寨,一样迷恋,一样迷失。

————————————————

洋光摄客:一个前新闻摄影工作者,与您分享旅途风景,人文趣事。

梦回西江——从未迷失的瓦之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