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前,家人就会早早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到了端午节前两天,爸妈就会早早把材料刷洗干净,把糯米、绿豆提前泡好,把花肉切好腌制,把一切准备好...等到第二天,大家围坐在一起包粽子,哪怕是不会包的,也会搬来椅子,坐在旁边,随时准备帮大人们斟茶递水,或者扫扫地,往炉膛里加点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也越来越丰富,但过节的气氛却越来越淡了,越来越没有味道,很多以前传统的节日食品,似乎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在这个传统日渐褪色的时代,还有多少人会在端午节前动手包粽子?
然而即使节日的味道再淡,传统我们不可以丢弃,端午节吃粽子依然是必须,很多地方依然会有全家、邻里间齐齐动手包粽子的喜悦情景。

据说,北方的粽子是淡,要蘸糖才能吃;还有一种就是直接做成甜的,但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粽子外面包裹的都是粽叶。

经过水泡后的海草,柔韧,是绑粽子最好的天然材料
咸鸭蛋只留下蛋黄,糯米、豆类也已提前泡好。

而南方的粽子一般为咸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豆类(绿豆、红豆、眉豆等)、腌制过的花肉、咸鸭蛋黄...

包粽子可是个技术活,想要包一个漂亮的粽子,将粽子包得漂漂亮亮、棱角分明,没有一定的功底是无法做到的。

包粽子的每个步骤都必须细致,即使是绑海草也得遵循一定的程序,否则粽子在蒸煮或拿拧时容易散开。

把两个绑在一起,主要是为了美观,同时也是为了区分内里的材料。

这4个捆绑在一起的粽子,是否更好看。

以前家里把粽子煮熟的时候,会先敬祖宗,后送邻居,再自己品尝。包粽子的时候,体验的是一种温馨;吃粽子的时候,体验的是一种温情。

我喜欢番禺,在这个地方,人与人之间永远是那么和睦,街坊生意,永远是最实诚的。

如今会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用手机拍摄的人却越来越多...阿姨说,现在家里不包粽子了,就会来这里买,街坊间,安心,放心...

本专辑图片全部采用小巧便携的【富士X70】拍摄。2.8大光圈,让主体更加突出;触屏对焦、可翻转屏幕,让拍摄更加便捷,进行人文拍摄时,小巧的机身可以在不打搅被摄对象的前提下,更方便的靠近。
————————————————
洋光摄客:一个前新闻摄影工作者,与您分享旅途风景,人文趣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