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龙舟饭,是珠三角农民的大聚餐,是端午龙舟景的继续。宴会开支的款项来源,主要是村内工厂、店铺、专业户、个体户和普通村民的捐赠,港澳同胞、华侨的赞助,其次是龙船部件的竞投所得。以前龙舟饭它主要是用糯米加上腊肉丁、虾米、墨鱼丁,香菇粒做成,特别顶饱,最早主要是给划龙舟的人吃的,让他们吃了划船特别有力气。后来慢慢所有的来宾、观众等也一起吃,最后演变成热热闹闹的一种龙舟景仪式。
2013年6月15日农历五月初八晚,有幸受邀赴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新桥村第六生产队的的龙舟(饭)宴,一睹龙舟宴的喜庆与热闹。当晚,龙舟宴席开68桌,全队老少一起共聚一堂,上下一片欢腾。
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对珠三角龙舟饭的记载是,每年端午节期间各乡村间进行龙舟竞赛,夺锦后,龙船“得胜还埠,则广召亲朋燕饮”。
今天,龙舟饭更多的是体现在能让全村上下齐聚一堂的盛会,是团结、是齐心、是兴旺、是共同进步,至于其他根本不重要。
龙舟(饭)宴开之日,会从村民中挑选多名业余烹调高手作“候镬”,到各家各户借来炊具、碗碟,架起案板,垒好大灶,煮的是大锅饭,炒的是大锅菜。到了红霞满天的傍晚,全体村民便云集地堂(晒场),或坐或蹲,宴开百席。
当然,时至今日,炊具、碗碟、灶台已经有现成的,坐的也不会是当时的地堂和晒场。
旧时的龙舟饭,时菜时蔬,好意头最重要,讲的是兴庆吉祥,所以给菜肴取了些很动听的名字:鸿运烧肉、红灼大沙虾、腰果锦上丁、绍菜扒鱼丸等等。
以前龙舟宴的要求是“九大簋”,龙舟宴一般是八菜一汤。以前可能对于菜式有些讲究,但现在只要是本地特色菜都可以上桌,所以如今的龙舟饭也就成了地方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
如今的龙舟饭,讲究营养,讲求荤 素搭配合理,力求吃的健康,吃得营养。
食材:肥叉烧、鹅(鸭)肝、瘦叉烧...
食材:鸡肉、烧肉、脆皮...
食材:鹅(鸭)...
食材:鲍鱼、花菇、生菜...
食材:水瓜、瑶柱、虾干、香菇、胡萝卜...
食材:鳄鱼龟、苋菜...
食材:松子、葵花籽、马蹄...
食材:桂虾、多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