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疫情而被延誤了的正社雅集活动,3月29日终于在大元堂小范围进行。
是日,畫家顧逸,藝术評论家倪熊一早就來到了正社大元堂。与江野商討了今年的初步活動計划。暂拟由赵蔚伯按韵出题,再啟会员美篇題畫詩最少一月一幅的任務。正社雅集除每月一次外,將不定期的晚上七點半至九點半推出正社講堂,加强内部自我学习。同时,为繁榮山塘旅遊夜經濟,以正社文化再为山塘旅游创造新的人文内容。下午,资深媒体人李正、詞人柳琰、書畫家錢建中、顧林男、曹潺鳴、柳承宗、沈劼,葉新、王利平還有一向關心支持正社成長的好友胡海春先生相繼來到了正社大元堂,相隔一米围案而坐,进行务虚座谈。
首先,江野谈到了這段時間正社各位虽然都宅居一隅,但對正社的文化研究始终不离不弃,甚至孜孜不倦。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收藏了民国时期正社大贤们的書畫以及在民國時期出版的相关书籍畫册、詞集、詩集、碑拓、曲錄乃至書畫評論等相關善本。并由此陳列起葉恭綽、吳梅、夏敬觀、吳湖帆、鄧邦述等专著專櫃。對近70年各出版社发行的有关張大千、張善孖、徐邦達、冯超然、溥心畲、于非闇等等的或美術書籍、年谱、专述也作了一個全面收集。仅張大千專題就搜集了近一百本。為全面研究正社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實物文獻資料,更能引经据典地把正社文化研究做的更深更好。
民国正社既是一种文化团体、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标杆。而现在的正社,正是在挖掘研究其文化中,不断学习丰富团队的内涵,取其精华,传承宏扬。如從收集到的張大千詩集中,更進一步認識到詩詞修養對繪畫藝道境界提升的重要作用。深切地从一句“欲從詩裏尋李白,先從畫中識張爰"中感受到天人合一、妙然造境的“大千”世界。在学习中,各自的定位、方向都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座谈中,李正对正社的文化研究,提出三點建议:(一)認準研究的方向,是为了中興吳門畫派,特别是“吴文化”;(二)選準各人研究的目標课题,做好文章;(三)在學習研究中不断壮大自己、反哺文化传承和真正意义上的起到宏扬作用。先作砖瓦、后成大家。
钱建中、
顧逸、柳承宗、沈劼等也都發表了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可谓都在为正社文化研究献计献策,尽了心力。
这期雅集在歡樂的氛圍中圓滿结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