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正社成员后人记(王同愈曾孙王孝杰先生)

分类: 【正社活动】 |
在搜集挖掘正社元老成员王同愈先生时,我收得王同愈先生民国出的画册和书法帖以及《王同愈集》对研究他还缺少不少详细实物和趣问故事,作为正社文化研究院,我把这一任务交给了顾逸老师负责,因他同王同愈曾孙比较熟悉。前日顾逸老师约我六月三十日苏州市一中下午一点半碰头,说有我同宗阿叔一起碰个头,我还有些丈二摸不到头,不知所以然,今天下午一点多来到从未进门市一中,里面建筑宏伟又有民国古色古香之味,来到了元和县衙旧址,经介绍里面是我同宗趙匡胤三十六代世孙趙是铮宗叔办公雅室,我乃是宋太宗趙光义三十七代世孙,说来是长一辈的宗叔。比我们早到一步的就是王同愈曾孙王孝杰先生,一番叙说,宗叔是铮先生早有备礼,初次见面送我他书写官格体扇面书法一帧:
八卦机缄本浑淪,
化钧独运满乾坤。
一阳初动天心见,
万物咸章大义存。
炭入洪炉憑冶铸,
梅开雪嶺識寒温。
次中会得羲皇意,
到处春光有妙门。
字迹工整,盛情难得,受之有愧,我即取出我带的《正社》文化研究一书,画签题名,顾逸老师也题上以留纪念。
王孝杰是宗叔是铮先生老友,在书架上即有一本台湾王同愈第七儿子,王孝杰先生的七公所印的一本厚厚的家中所藏的王同愈手札、书画、诗词、印章、年谱生平事迹集成,这些资料没有出版,对研究王同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顾逸老师作了相应的对接,我亦寻求分享。
苏州一中,苏州草桥小学等苏州将近四十所学校皆有王同愈先生在苏州时创办,为苏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挖掘研究他是我们不忘先贤,中兴吴文化,再树正社旗帜,切实做的本质工作。而后参观了千年老紫藤,看到湖帆楼,并在出门口同愈楼合影留念,我们并邀适时光临山塘街苏州正社文化研究院指导,尤其是《正社》老成员的后人是我们传承研究文化重要线索,也是我们以正创新正本清源重要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