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正社王同愈

标签:
栩缘画集王同愈冯超然栩园藏书目说文检疑 |
分类: 【收藏趣谈】 |
燕山二月已春酣,
官柳霏烟水映蓝。
屋角疏花红自好,
相看总不是江南。
后还是回到了苏州以鬻画卖文的职业生涯。而董其昌的书画成就取决于他的"身在功名好修行”在中国画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而且南北论影响深远。无独有偶,民国前清进士出生的王同愈(1856一1941年)翰林院庶吉士也任编修,湖北学政,江西提学使等,曾与张謇等主持江苏铁路事宜,辛亥革命后就退隐,居上海嘉定南翔,著书立说出版有《栩缘随笔》《栩园藏书目》《说文检疑》等喜藏书,蓄书六七万卷,在官时期任江苏学务公所议长时同苏州地方士绅共建了四十多所新学堂,苏州草桥小学就是其中的一所,里面的教员都是苏州俊杰,南社社员“江南三大儒"之一胡石予,经学专家程仰苏。头几届培养的学生中人才辈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历史学家顾颉刚、雕塑家江小鹣,还有郑逸梅、蒋吟秋、范烟挢、王伯祥,画家陈摩、吴湖帆及表兄陈子清等毕业于此校。而王同愈同吴湖帆的交往起缘于长辈吴大澂,因王同愈得举人后入吴大澂幕府当幕僚,并跟随学书画,由此一九三三年成立正社书画会时,王同愈该是正社中长辈元老了!他博学多能,天文地理,书画丹青,师法四王,力追宋元,开合相应,清雅工整,溯源寻宗,书画兼擅,笔耕不止。作为求功名的进士出生,辞官退隐,保住文人之风骨,以藏书著文,书画养性,诗文传世,著书立说的一代大学者文人,在书画上有如此传统功力,让当下也喜书画的文化学者汗颜。而且他是位谦谦君子,一代山水大家陆俨少,经人介绍,投师门下,他则以"平生不为人师"把陆俨少推荐给冯超然为师,而事实陆俨少在王同愈处在诗文和书画上都得到很大的指点启示,在陆俨少的艺术生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陆俨少不忘恩师,八十多岁还祭扫恩师墓时诗曰:
长怀夫子隽,历历记犹新。
德业不泯没,言谈见本真。
迟回江上路,惭愧眼中人。
末有涓涘报,如今老病身。
他又在恩师山水手卷后跋诗曰:
泫泫槎溪水,西至具区来,
及兹稍渟滀,两水草台开。
丈人时闲处,林下日徘徊,
落景对砌菊,秋风疎巷槐。
门庭绝宾客,经路自莓苔,
俨猲时问字,杖履获追陪,
谦谦君子光,落落玉雪怀,
德高未能名,学富众妙该,
幽兴托豪素,或亦寄深梧,
风流见前辈,绝艺欲蒿莱,
自比西庐老,谓俨石首济,
丈人诚无忝,所愧等驽骀,
秉性木强人,动輙与世乖,
屏迹逃岩谷,赐书到山隈,
拟同三径住,并亦种松梅,
何图天下乱,昏雾塞九垓,
林泉未稳便,猿鹤徒惊猜,
仓黄趋巴蜀,牢落傍琴台,
天涯断音耗,东望只云雷,
三年增孺慕,梁木忽云摧,
夜黑少凝隐,时清游子回,
五拜瞻遗迹,肠痛剧增哀,
天不整一老,斯道复倾隤,
后生安所师,泰岱空崔嵬,
余事存翰墨,丹青千古媒,
天地有销坏,万劫不成灰。
由此可见弟子陆俨少的诗文功底,和师生情谊,想当初王同愈和冯超然都是《正社》成员,从他们的三位交往中足见当时人文交往十分频繁,且相互尊重友爱。冯超然(1882一1954年)小王同愈十六岁,而王同愈把上门的学生推介给冯超然,有如此胸怀,才造就了陆俨少突破古人成了一大山水画家,也是正社成员的弟子。由此也可见王同愈并不把自己的画画为主业,而恰恰这种心态才能把画画去尽浮躁,心平气和,通透干净利落,无尘杂烟火气,清静木纳。每当看到他的画作,虽没有突破四王范畴,但也是我们后人了解传统,继承传统的一个标本。




王同愈的书法也是功力气息碑帖兼学的大家,晚年的书法神完气足不见老,笔沉墨舒辣苍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