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 涛)布衣隐市井 明珠不掩光 ——谈画家江野先生

(2017-10-16 14:07:54)
标签:

吴门画派

儒释道

敏捷睿智

白石

朴素

分类: 【点评江野】

(韩 <wbr>涛)布衣隐市井 <wbr>明珠不掩光 <wbr>——谈画家江野先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释、道三家的哲学观念,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脉传承,成为构筑起独具特色的东方文明体系的支柱。它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其中以中国书画艺术为其影响较深,由于文化的介入,使得中国书画艺术有了它自己的灵魂,它以独特的表现方式,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

(韩 <wbr>涛)布衣隐市井 <wbr>明珠不掩光 <wbr>——谈画家江野先生

中国书画成为历代文人雅士,表达自己思想,展示自己内心情趣的最佳伙伴,古今多少名家,通过本身高超的艺术功力为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艺术名作,当我们游弋于这些珍品面前时被作品中透射出的力量与韵味而震撼和吸引,同时也体会出大师们卓尔不群的思想境界。中国文人在这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处世原则和自身所具备的深厚文化素养,使之成为中国画坛的主导力量,左右了从宋元至今一千多年的中国画坛,其间虽然也曾受到冲击,但是它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早已植根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因为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思想和生存观念。不仕则隐,山林之中,江湖之上,哪怕是陋室偏居,都是中国文人理想的生存空间。文人画清雅脱俗的缘由和此种生存方式,有莫大关系。提到文人画,则不能不提江南吴门画派,提到吴门画派,则不能不提江南文化重镇苏州,画家江野先生则幽居于此。
初识江野,让人觉得这个人很普通,除了颌下一部蓬松的大胡子,会觉得此人与众没有什么不同。既没有当下一些画家身上盛气凌人的做作之态,也不像有些人,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故作清高。江野一袭布衣,举止稳重中又透露出几分童趣。有些北方汉子的敦厚质朴,又带有江南文人的书卷之气,只有在不经意间的惊鸿一瞥,才能让人从眼神中感觉出他的才思,敏捷睿智。与江野先生在苏州山塘街正社,江野画室一番畅谈之后,对他的了解更为深刻,江南文人的才气,在他身上充分地展示出来,他的作品清新脱俗。

(韩 <wbr>涛)布衣隐市井 <wbr>明珠不掩光 <wbr>——谈画家江野先生


江野的画多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又深得当代名家的指点,无论何种题材,无一不精,无一不体现出他本身的艺术功力,山水、人物、花鸟文气十足,且清爽俊逸,无酸腐之气,格调颇为高雅,笔与墨,墨与水三者协调统一于作品中,幅幅自有神韵,笔笔自有精彩,江野作画喜用淡墨,水墨艺术,水在墨前,墨色的焦、浓、重、淡、清全靠水的调节,不擅用水则件件丑恶。他深知此理,强调水在画中的作用。江野先生作画上追元明笔墨,近取近代名家,融会贯通,使他的作品风格相当明显。而被他戏称为口饭吃的钟馗系列作品,是他个人风格的代表。历史擅绘钟馗的名家,不乏其人,而江野所绘钟馗,已深具自家面貌,观者一看既知,注重水墨感觉,韵味颇足,对钟馗神威的拿捏恰到好处,不过分强调细节部分的刻画,这不说明江野忽略了细节。因为中国大写意绘画的要点是取神舍象,得意忘形,白石先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观点一语道破大写意绘画的精髓,江野懂得其中道理,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开拓发展。他的山水、花鸟有元画的笔墨醇厚韵味,又有明代绘画的平稳结构和神气。由于江野先生世居吴地,因此受吴门画派以及元、明八家,清初四王、四僧等人的影响较多。而他的山水作品,把近代黄宾虹先生的风格借鉴到画中,浑厚华滋中透着空灵散淡,也是他的代表作品。

(韩 <wbr>涛)布衣隐市井 <wbr>明珠不掩光 <wbr>——谈画家江野先生


虽然江野的绘画已经成熟,但是他自知还不够全面,与传统意义上的江南文人画还有一段距离,他鞭策自己,要成为真正的文人画家,守护好这片文化净土,自己责无旁贷。虽然如此,如果江野肯像当今某些画家一样,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闻达于世,那他早已声名远播,但是江野先生饱受江南文化的熏陶,不以名家自居,无俗名所累,无凡事扰心,甘愿隐于市井安心习画,所以到如今,他头上并无光环。用他的话讲,他属于土根画家,而江野怡然自得,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早已为国内外藏家所青睐。而这一切,他只是淡然一笑,不置可否,江野曾有过这样的一个比喻:中国绘画宛如一株大树,各个绘画流派就像这棵大树上的枝杈,而画家则是树叶,我要做的就是当好这片树叶。

(韩 <wbr>涛)布衣隐市井 <wbr>明珠不掩光 <wbr>——谈画家江野先生

这就是江野,虽居陋室而其心自安。江野之名必为画坛所共知。很高兴能认识江野,平和朴素的一介布衣画家。


                                                                  
                                                     辛卯年菊月于昊艺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