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花瓷

(2017-09-27 14:53:20)
分类: 【意到笔随】

青花瓷

青花色雅静穆,在瓷光映照下显其高贵典雅,赏之醉人心肺。我近距离接触青花是从碎片瓷上,感受到明清民间画工逸笔写意,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其笔意轻巧熟练,随心所欲,达到心手相一,那是自然和谐的艺术之性灵。

青花瓷

我为迷恋碎瓷片而临之,其花草、人物,妙趣横生。于是我就踏上景德镇画瓷之程,宣纸上的画同瓷坯上的画只是材质不同,画的思想应是一致。我首次画瓷面,对灰色青花料就当墨来调,画一“白石虾”,足见墨分五色,后又画了钟馗、达摩等题材,第一次烧制竟效果不差,令我兴奋不已。

青花瓷

我把纸上画比作黄酒甘甜下口,运笔流畅;那瓷上画则是喝上高度白酒上口微辣,运笔涩滞,擅酒者过瘾,多少次景德镇画瓷总有酒酣上瘾之感,面对立体器具三百六十度转位,不管是人物、花卉、山水,对于构图和布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睿智和想象空间,与平时在宣纸上作画绝然不同,回味也在此间。

青花瓷

釉中青花几乎同宣纸毛涩之感相近,同有晕味,也能积墨堆染,有画山水画之快感。如豪情干杯,痛快。釉下彩画坯光滑,但能见笔迹笔痕,非熟悉料性很难把握。每次釉里红开窑,看不到满意效果,见之头晕就像醉倒,待到醒来时我又将酒杯举起,瓷这光亮透明诱物已灌入我人生细胞,难解难分。

青花瓷

每当我抚摸着一件碎瓷片或抱着明清笔筒、花瓶那种亲和力和快感,如同酒仙抱着酒钟馗瓷瓶画坛一样舒适,中国历代画瓷皆民间画工不留其名,完全是无功利的状态下长时间劳作,掌握料性,生动绘制民间故事、吉庆题材图案,民间画工从文人画和木刻版画中吸收营养,有不少地方高于文人画,尽管历史上的文人画家,不屑工匠画瓷。

青花瓷

   

随着日用瓷发展,逐渐面向世界,走近百姓,青花瓷也走进了世界艺术市场。元代的青花“鬼谷子下山”以天价成交,创下了当今中国艺术品最高拍卖纪录,今天文人画家已有不少人融入画瓷队伍,像当年“珠山八友”一样即将开辟新的天地。

青花瓷

瓷光亮温润,千年不朽,我愿腹中画稿写入瓷胎青花中,沉醉千年。

江野

摘自《新民晚报》 20106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