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说正野之间

(2016-08-01 13:29:20)
标签:

画说正野之间

水墨

画坛

人文精神

分类: 【意到笔随】

 画说正野之间

     中国传统国画的发展,一直在正野之间,相互博奕,相互促进,循环延生,二者相生相克,周而复始,就像白天黑夜,一天又一天,向时间岁月滚动。画坛所说的正就是主流御用画家,所谓野就是非主流的野逸画家,往往野逸画在世时一直是不受主流关注,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倍受世人轻视,甚至排斥,正因为处于这种状态,他更具备顽强生命力,为此更深入社会,扎根民间,一直肩负着中国传统国画文脉发展的使命。从而构成了中国绘画史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可以说中国绘画是一部野逸绘画史,传统中国画发展至民国时期,西方马克思思想传入,西方文明诱惑,陈旧的中国画程式死板,缺少生机,被西方文明思想象打开闸门一样涌入中国,传统中国画受到严重冲击,民国时期一批士大夫坚守传统中国画的画家,吴湖帆、张大千、彭恭甫、汪星伯等在苏州成立一个正社书画团体,宏扬国粹,正本清源,并在南京、北京组织展览,轰动一时,抗日战争爆发而终止,随着解放而来,中国美术的发展一直延用徐悲鸿教育理念,已经达到普及,而中国画也是沿用素描加速写模式来改良中国画,确实一度繁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于老一代的艺术家,在民国时期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书法基础,他们借用西方绘画理念,在解放初期同党的文艺方针为主导,创作了一批时代特色的中国画。而经文革,八五思潮,中国画家的文化缺失,为画而画,几乎画家和文人分工了,不具备了文人潜质,缺少了文人士大夫的人文语境,急功近利,为参展而参展,为制作而制作,真正缺少了中国画人文的写意心态,把水墨画和中国画混为一谈混为一谈,误认为以中国画的材料就是中国画,缺了人文精神和传统程式,只能叫做水墨画。随着老一代的画家仙逝,素描加速写的所谓中国画充盈画坛,一批一批水墨、彩墨制作,成了当今主流,所谓正统的国家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几乎成了水墨装饰画,缺失了中国画的人文精神,严格意义上说,主流中国画千年以来,以唐代王维创造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人画为主流中国画,而今几乎到了断层的边缘,而在民间还在全国活跃一批坚守传统保住着文人的清高,追寻着传统中国画的人文精神。正统御用和野逸边缘。一直相互转换着,历史上的石涛,八大,杨州八怪都是野逸画成了中国画史正脉主流,直至齐白石也是野逸画家被强征为御用画家,历史上有一批风光一时的御用画家在中国画史上烟散云逝,一切的一切正野之间,无正无野,无野亦无正,二者间相依相存,在这之间,共同寻找自己心灵的快乐。

 

画说正野之间


江野以此为感
2015年10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