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放)钟馗画内话外的亲和力
(2016-06-08 14:59:45)
标签:
江野正脉钟馗端午收藏 |
分类: 【点评江野】 |
钟馗画内话外的亲和力
—本报艺术沙龙品赏江野扇面
由本报策划的艺术沙龙,本月8日在苏州规划展示馆江南书院举行。主题是品赏苏州本土画家江野的国画。当天恰逢端午节,民间过端午节有包粽子、划龙舟、插艾蒿等习俗,还有就是挂钟馗像,驱鬼辟邪。端午当天品评江野笔下的钟馗,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在艺术沙龙中,读者与画家、艺评家共赏精品、交流对话,除了对画家笔下钟馗形象的分析,更多地还是对江野的画风和道路展开了探讨,部分发言整理如下,以发言先后为序。
贺野(苏州美协名誉主席):江野很勤勉,是个很有作为的青年画家。18年前,他首次办画展,我到场祝贺,一转眼,他长成了大树。江野的画有鲜明的中国风格,读者可以从他的画中看到八大山人、石涛的影子,很从容,很自由,这在中国画中是很可贵的品格。江野是个注重技巧的人,但他更注重从其他门类汲取营养,他很有意识地学过老子的哲学,还钻研过佛学,这使他的画能出现新的境界。
陈危冰(市美协副秘书长):我与江野应该是师出同门的学友,也是朋友,我看着他一步步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他以画钟馗而成名。江野为人豪爽,无拘无束,一如他的画风。可以说是画如其人。他敢想敢干。人家说去北京闯荡,但只是说说而已,他可是说走就走,马上就去了北京。圈内人都知道荣宝斋的意义,不少人说要去那里办个画展,他却是真的在那里展出了,并得到荣宝斋的推介,推出画册。
季海跃:我不是画家圈中人,但我跟踪收藏他的作品有十多年了。我是军人出身,喜欢有骨气胆气的人物画,喜欢江野笔下的钟馗。我觉得画家为人童心未泯,画中有一股天真烂漫的田野之风。江野的钟馗有自己的独到面孔,古为今用,借古讽今,融进了现代人的意识,有现代人文气息,有弘扬社会正气的现实意义。
王伟林(市文联副主席):江野的扇面展选在端午节展出,很有深意,他这100多把扇子,不失为节日中精神上的粽子。我以为大家对江野的评价很中肯,我想特别说的一点是,他与我们许多人不同,他是没有工资的,没有“皇粮”可等,要养家糊口,全靠自己埋头耕耘。他的画,有他生活的状态,与他的精神世界是吻合的。他的画透露给我的气息,是四个字:闲云野趣。
2008年6月21日姑苏晚报 刘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