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好画家与好画廊,应该像恋人般牵手而行
(2014-04-10 11:54:47)
标签:
真心牵手而行重要性连生 |
分类: 【好文转摘】 |
相识多年的画友应珠海古元美术馆之邀举办《东方诗意》个人画展,从各地来的朋友如约而至。适逢广州几个画廊的老总也来捧场,免不了聚在一起热闹交流。老总们在席间议论起画廊业经营的酸甜苦辣,谈起画家代理等敏感问题,自有一番感慨。A总说画家太多考虑自己的利益,很少为画廊的生存着想,他们往往只希望画廊为他们做宣传、推广,代理他们的画作一般都没能给出足够的盈利空间。一场展览下来,资金花得不少,场面轰轰烈烈,但画廊效益并不见得好。次次如是,久而久之就慢慢产生了心灰意冷的感觉,寻找潜力画家包装推广不如干脆在外默默收些自认为有潜力的画家作品更省事。B总则认为现在二级市场拍卖行强势,画家也强势,唯独一级市场画廊是弱势,因此,没有话语权也就没有搞好画家推广的动力。C总则说起西方画廊是采用画家签约制,西方的法律不支持画家私下卖画,他们需要委托中介机构来销售其作品。而在中国,由于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造成了许多艺术家见利忘义的个案,当画廊看中他并花巨资包装推广且初现成效时,即便先前已签有若干年的合作协议,也会因画家不满画廊原定收益而背信弃义,最后往往不欢而散。众老总谈起辛酸往事,不免唏嘘。
据我观察,现在的中国画廊业发展还远没成熟,良好的操作环境也远未具备,在双方诚信体系未建立时,指望画廊以雄厚资金来签约推广画家,效果不理想也很必然。然而画廊对画家的推广,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像晚清任伯年倚仗上海名画店古香室笺扇店作画售卖而名声大噪;昔日齐白石、张大千等画人的作品多依赖于北京荣宝斋的推广;以前关山月、黎雄才等大作也靠广州的集雅斋和文物总店推介。十年前的中青年画家何家英,在广州也是借着逸品堂的邀约举办了面向粤港澳推广的个人画展,名气扶摇直上。而据说范曾固定每年春节期间在荣宝斋举办个人画展,荣宝斋所得的销售分成是他们企业运营非常重要的支柱。这充分说明好的画家与好的画廊互相理解、强强联手的重要性与成效的巨大。
据画廊老总们透露,一间画廊一年的花销,租金、人工、拍照、印刷、推广、广告、装裱、公关、宴会、水电、交通、材料、税收加起来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确实是压力山大!如果画家没有足够的空间给画廊,画廊连生存都成问题的话,又怎么能苛求画廊再掏资金来宣传推广画家呢?因此,寻找人品好(相互理解等)、水平高、耐寂寞、讲诚信、抗诱惑的好画家,是很多好画廊的追求。也就是说他们希望能找到与之共赢的长期合作者,而不是被画家一次性消费的推广者。
画家与画廊的关系,应该像恋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你情我愿,情投意合、心灵相通、风雨同舟。如能坚持长久的合作,在画廊细水长流的不断推广下,画家的艺术追求会逐步向社会大众展现,而不至于被疯狂的逐利市场牵着走乱了方向,更利于画人成功的良性发展;同时在收益稳定的基础上,也促进画廊对画家发展的经营工作做进一步探求。画家与画廊,更是鱼与水的关系,水无鱼不活,鱼无水难生。画家画好画,画廊做好推广,双方各司其职,会做得更好,也应该是大家的共识,任何一方没有这样的愿望都很难单独良好发展。当然,要找到符合自己发展特点的合作画廊或画家确实是合作关系中不可忽略的一环,是双方都要认真思考和评估的,就像从恋爱到结婚一样需要慎重考虑!
这次的画廊老总聚会,被戏称为画廊高峰会议的预备会。他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来办一个有思考、有担当的画廊高峰论坛,重塑画廊业形象。我也真心期盼他们早日达成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