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画夫江野
画夫江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766
  • 关注人气:4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的历程

(2013-03-07 11:08:08)
标签:

历程

第一堂课

画家

百年老店

博物馆

分类: 【意到笔随】

 野的历程 



    我生长在江南农村阳澄湖畔,学画之初只知齐白石画虾蟹成了一代大师,高中时期捉了虾观察一下,感觉没什么了不起的齐白石的画太简单了,不经一看,然后才知徐悲鸿、刘海粟等。考取苏州美校分在雕塑专业中有些不快,农村出来还要同泥巴打交道塑人像,没出息。课余,临临悲鸿马、白石虾,甚至唐寅的画,对苏州历史上的吴门画派一知半解。学校里学的素描、色彩、雕塑严格来讲都是西方的东西,对传统中国画还不甚了解,课余时还是临临近代大师的国画,老师一直认为我不安心雕塑专业,尽管我在雕塑课上也很用功,但一直没拿高分,欣慰的是毕业创作在南京展出时受到南艺老师的佳评,并上了南京广播电视报,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上报,在美校的橱窗看到让我振奋了一番,说明我的自我感觉良好得到校外老师的肯定,学校毕业后,我把原名赵坤泉改成了笔名江野,意为江南田野,来自农村或称江南野心家,现在想来,此“野”命定也,野则画从野路子来,无拘无束,在国画方面几乎无师指点,临任伯年、八大山人放在十全街旅游景点上卖卖,过过小日子,想不到画画钟馗、渔翁、达摩,东抄西搬,七拼八凑,九零年在苏州博物馆举办了被平生第一次个人画展《钟馗百图展》,据查中国画史上钟馗个展还是我第一人哪,从此苏城皆知我是画赤佬钟馗的,九二年,九五年分别到了日本、中国台湾举办了画展,一路高歌,风风光光,安顿好家庭后,九八年赴北京进北京画院王明明工作室继续学习,期间认识了一位跟徐邦达学鉴定的书画收藏爱好者,他说:你苏州画家来北京真正学国画是不及你们苏州的,我在故宫听徐邦达老师的第一堂课,讲的明代画家一百多个画家都是你们苏州的,你来北京只是扩大交友而已,真正学习,你把你们吴门画派的明四家学透,就足够了,他对明四家了如指掌,年代出生年月,师承关系,社会背景,风格差异,真可谓滚瓜烂熟,在他的小居室里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看书查电脑看笔法的特点,于此对我触动很大,自愧不如一个外地人对我们的苏州吴门如此深度的了解,然后我反复深思,认真查看了明四家吴门绘画大量资料图片,同时也不断苦练书法,求教于亚明、吴(羊攵)木、贺野等诸位前辈,在花卉山水等综合领域进行全方位探索研究思考,经十多年的积累,零八年在奥运之际于北京荣宝斋举办了一个以小见大的吴门风韵江野扇面展,并出了一个小册子,这也是我们苏州画家第一个在百年老店荣宝斋举办的画展,二零一一年,我五十之际,出了三卷《人文、国画、瓷画》三卷合装书,并搞了一个发行式,或许自我感觉我从一个野性十足的野路子的乡村画童,渐渐在友人、老师指引下走入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正脉传承中,脱离了野性,等我回到苏州,认清目前的苏州画坛已是面目全非的“新吴门画派”中西杂交的装饰画成为所谓的主流绘画,我又融入不了。正脉成了边缘,看来还是回到我野中安逸。

江野於癸巳三月六日零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