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明画壁》---曹家骥

(2012-11-10 15:22:50)
标签:

江野

东山

亚明

壁画

北京人

分类: 【刊物访谈】

《亚明画壁》---曹家骥


    网络这玩意儿,可真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把你熟悉的老朋友,联系在一起;也可以把你新结识的朋友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对那些失散多年的朋友,你发个东西,不管怎么困难上也能够找到他的行踪。

    前几天,无意之中闯进了“正社画馆”,定睛一看,原来是苏州画家江野的“家”。

    江野,原名赵坤泉,苏州唯亭镇人,1988年入学北京画院王明明工作室。现为中国社科院宗教艺术研究发展中心大阿罗汉书画院副院长,北大资源美术学院教授,传为宋太宗赵匡义三十七代世孙。

时事沉浮。这不由得使我想起14年前,江野老弟陪我一起探望画家亚明系上升的那一幕,浮现在了我的脑际。。。

    1988年的初春,阴湿潮冷。当时七十有四的中国大画家亚明先生是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苏州东山脚下那座大宅院里。从过去与宣纸打交道,如今,却移情于壁上,爬梯登高,一门心思地作起了壁画来。

    隐居东山的亚明1924年生于合肥,1945年毕业于淮南艺术专科学校,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画家之一。早年曾任美术记者、编辑、主编及画报总编,长期担任江苏省美协主席,省国画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等职。隐居太湖“近水山庄”,深居简出,苦心研艺。我们见面的头一句话:“马达怎么样了?”马达,我的老领导。时任文汇报党委书记、总编辑。我略说一二,亚明点点头。他们是老乡,又是老战友。

    亚明先生的宅院是清末民初一叶姓大族所建,“文革”之中,十余人挤进院落,数年下来,老宅早已面目全非。为保护好这一文化遗存,亚明先生倾其积蓄买下了这所宅落。亚明的家,在村中曲折深处,泥径宽仅尺余,汽车是断不能开进来的,遂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的味道。我发现,亚明现在的心境犹如范成大《东山渡湖》诗所云:九衢车马愰昨梦,付与一笑随飞鸿。

    到了东山后的亚明,似乎因远离了都市的喧嚣,更因为年前他得了恶疾,动了大手术,在生死之间走过了一遭。所以,达观的他,比以前更达观。

    因此,他写出了如此有禅意的联句:自古至今,人人来来去去,去去来来,来又去了了 大千世界,事事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浮又空空。 

亚明在东山实现着自己的最大心愿:在自家的墙壁上画壁。院中的壁画,的哦是他入住东山后多年所绘的。尤以前院集中,壁画顶天立地,高、阔皆数米。所绘者,俱名山大川,或奇险,或壮丽,或雄浑,气象万千。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四季毕俱。但有任务,往往独立,或于峭壁江滨,仰面负手,或于羊肠小径,瘦驴  ,令人观之,无不思之渺然。前厅的四壁早已被雄奇险峻的华山、泰山、黄山和泼墨的三峡等名山大川所装点;以唐宋八大家诗词歌赋作为意境,有的则已跃之墙上、有的刚刚粉墨登场。

    眼下,已有十几幅巨作完成,每幅作品都在数平方米,其中,有两幅几近20余平方米。老人说,这些作品都是他这几年架着梯子,爬上爬下,在几个学生的

帮助下创作的,就是离地面很近的地方,也因年龄所限,躬着腰十分艰难。他说,随着环境的变迁,现代壁画对其载体的质地要求也相当高。要以灰浆打底,托以沙浆与麻丝浆各一层,白水泥做床后。敷以107胶。这样,作出的壁画平挺且托墨。

    当然,亚明先生也有苦恼,一直困顿他的是现代壁画的颜料问题。现在只有石青、石绿、朱砂,作画底还可以,作为面料,色墨则易相冲。老人还说,他要寻觅的一种作壁画的矿物颜料,至今还没有着落。因江南湿润,壁画颜色极易褪色斑驳。还有的是,大病后的他,尚能完成余下的壁画工程否?据说,画家曾表示,将来这处宅院将交给东山。倘如此,则东山幸甚!斯处又将增一人文名胜矣。

    我问亚明先生为什么要将其画作书其壁上?亚明莞而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我。当然上,亚明的画,可以以金换银,坊间所求者众矣。我估计画在墙上的画,却难估其价,难为换稻粮。甚至能一睹真容者,也只是少数能登堂入室的有缘人。他说,要在他有生之年,将他那画惯了的传统中国画,不仅留在纸上,也要把他留在纸上,也要把它留在壁上。

    辞行前,我告诉亚明先生,我的第五本书----考古散文集《寻找“北京人”》已经付梓。希望亚明先生为我写几个字。亚明先生一口答应。于是,铺纸、弄墨,便留下了“寻找‘北京人’”五个字。。。

    如今,斯人已逝,画作留墙。但他的那句话,却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我的生命就在这些颜料里”。


    《亚明画壁》---曹家骥


《亚明画壁》---曹家骥

《亚明画壁》---曹家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