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写青花初绽放

(2010-09-13 17:05:15)
标签:

青花瓷

艺术展

钟馗

江野

苏州

文化

分类: 【刊物访谈】

来源:苏州日报    □本报记者姚永强

意写青花初绽放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里的青花瓷在山塘街晕开了美丽的结局。著名画家江野在山塘街正社艺术会馆推出了“意写青花”瓷器艺术展,80多件精心制作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器向市民讲述釉色与笔墨相遇的细腻故事。此次展出的《意写青花》系列作品不仅仅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更成为吴门传统绘画对话当代艺术思想的一个重要探索。
    素坯瓶体上开拓新空间
    江野在玩瓷之前一直是个画家,1982年考入苏州工艺美校以来,他用自己的笔墨技艺,写出自己的“胸中丘壑”,并力主“艺术应出自灵性”,才能创造出自己理想中美的、善的形象和令人向往的意境。
    七年前,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江野在瓷器的素坯上练习临写一些简约人物和花卉,烧制出的效果让他就此对青花瓷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江野于是迷恋上了青花世界,想在另一个画瓷世界里“撒野”一番。玩瓷的人都知道,瓷器本身的色彩洁白如玉,手感细腻润滑,光影变幻中,时而珍珠般饱满剔透,时而又如月色般清清冷泠,与富有视觉张力的画面交相融合,传递出的是绚丽斑斓、溢润古艳的观赏效果。在素坯构成的瓶体上,江野开始探索一个属于他的绘画新空间。
    在他的作品中,钟馗是经常会出现的形象,他有意藉着这样一位刚正不阿、驱邪扶正的人物形象,来抒发自己的胸臆,希望天下多一些钟馗,驱扫人间妖魔鬼怪,以弘正道;他还爱画达摩面壁,自励亦激励人们,为了达到一个崇高的目标,要有达摩面壁的精神和恒心,不急不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实实在在地下功夫。

青花瓷,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江野在研究中发现,制造青花瓷的
    工匠中,有许多是非常有天赋的艺术家。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林风眠,就曾从青花瓷中汲取营养。 2005年7月,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爆出了大新闻,一个元代青花瓷的《鬼谷子下山图》罐,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当时折合成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当时的最高拍卖纪录。原因是什么?江野说,既是因为画有价值,同样有价值的还有这件元代的青花瓷罐。两件宝贝的合璧,就成就了这件天价青花瓷。
    寄望“青花”开遍世界
    在江野的研究中,他发现苏州古代其实也有青花瓷,不过规模不是很大,这很可惜。因为苏州阳山上的高岭土,是优质的青花瓷原料。“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古人曾经的探索赋予辉煌呢? ”江野一直在思索着。他想在自己的家乡苏州直接搞青花瓷的研制,并形成规模生产。
    这样的想法促使江野从2003年开始赴景德镇进行瓷上创作,因为执着和聪颖,他花了很少时间便掌握青花料性、用水运笔等基础技能,并寻找到了几乎同国画创作一样的快感,甚至更为神奇奥妙。每当开窑出炉之时,见到精品的快感成了他人生一大享受。七年来,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景德镇画瓷经历,多少件画作经火历练。这次展出的是他精心制作的80多件作品,也是他历年来努力的结晶。
    从这次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出,江野正在以对传统的情怀和新文化的希冀,努力尝试中国传统水墨与青花瓷之间艺术元素的融合、创新,以中国画的笔触、特殊的肌理效果,在瓷器上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和谐、清雅、富贵、静逸的艺术世界。

 

青花瓷,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江野在研究中发现,制造青花瓷的
    工匠中,有许多是非常有天赋的艺术家。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林风眠,就曾从青花瓷中汲取营养。 2005年7月,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爆出了大新闻,一个元代青花瓷的《鬼谷子下山图》罐,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当时折合成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当时的最高拍卖纪录。原因是什么?江野说,既是因为画有价值,同样有价值的还有这件元代的青花瓷罐。两件宝贝的合璧,就成就了这件天价青花瓷。
    寄望“青花”开遍世界
    在江野的研究中,他发现苏州古代其实也有青花瓷,不过规模不是很大,这很可惜。因为苏州阳山上的高岭土,是优质的青花瓷原料。“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古人曾经的探索赋予辉煌呢? ”江野一直在思索着。他想在自己的家乡苏州直接搞青花瓷的研制,并形成规模生产。
    这样的想法促使江野从2003年开始赴景德镇进行瓷上创作,因为执着和聪颖,他花了很少时间便掌握青花料性、用水运笔等基础技能,并寻找到了几乎同国画创作一样的快感,甚至更为神奇奥妙。每当开窑出炉之时,见到精品的快感成了他人生一大享受。七年来,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景德镇画瓷经历,多少件画作经火历练。这次展出的是他精心制作的80多件作品,也是他历年来努力的结晶。
    从这次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出,江野正在以对传统的情怀和新文化的希冀,努力尝试中国传统水墨与青花瓷之间艺术元素的融合、创新,以中国画的笔触、特殊的肌理效果,在瓷器上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和谐、清雅、富贵、静逸的艺术世界


                                                   来源:苏州日报    □本报记者 姚永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