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熟语故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22-06-04 08:50:22)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熟语的意思是说衡量一个人水平的高低,不能从外表上去判断,就像海水是不能用斗来量的一样。引申开来还告诫人们考虑问题不能单从现象上去判断。

这句熟语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大学者、思想家孔子怀着满腔抱负周游列国,对那些诸侯阐释自己的治国之道,希望能得到重用。但他的仁德治天下的理论与当时那些只想以武力夺天下的诸侯们不投缘,因此游说了多年却未得到重用。他失望地回到鲁国,聚众讲学,希望弟子继承自己衣钵,有朝一日用来治理天下。

有一个名叫澹台灭明字子羽的青年,因仰慕孔子之名,也投到他的门下来求学。孔子见他相貌丑陋,带有几分凶相,言行举止间有股憨厚之气溢于言表,心中很不高兴,认为他是个不堪造就的蠢材。但澹台灭明的束修(即学费)总是准时送到,求学之意还很诚恳,孔子便不好意思拒之门外,就勉强收留下来。

这个澹台灭明其实是个聪明好学的人,他专心听讲,刻苦学习,不但学业优异,而且行为端正,品学兼优。后来,他到南方一些诸侯国讲学,把自己平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思考,和理论系起来讲,道理讲得深刻透彻,又通俗易懂。吸引了许多人来投奔他,他的弟子有三百多人,成为一个当时很有名气的学者。

孔子听说澹台灭明成了许多人仰慕的学者之后,很受教育,自悔当初看错了人,不该对他那么傲慢,他感慨万分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句话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并流传至今。

其实何止是孔子会犯这样的错误,历史上许多名人都会犯类似的错误。三国时,刘备以貌取人,大材小用,未重任庞统;曹操以貌取人,小看张松,而错失西川历史上以貌取人铸成大错的教训何止千万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