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熟语故事:马虎

(2022-03-24 09:21:19)

“马虎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这个词经常用来对粗心大意,办事不认真的人进行善意的评价,和马大哈°的意思差不多。

然而早先的人们把这种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的现象称为马鹿,而不是马虎马鹿一词的来源是由成语指鹿为马演化而来的。

秦代丞相赵高想篡权作乱,唯恐群臣不听,他想试验一下人们是否听他的。于是牵来一只鹿,当着群臣的面献给秦二世胡亥说:陛下!臣献上一匹马!胡亥一看,分明是鹿,他却说是马,环顾左右不禁笑道:丞相错了!把鹿竟说成是马。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左右群臣面面相觑,有的沉默不语,有的为讨好赵高说那是马;有的坦率直言,就说是鹿。结果赵高把那些说是鹿的人,先后施展阴谋陷害了。从此那些大臣们畏惧赵高,谁也不敢坚持真理说实话,遇事草率应付。所以那时人们就把这种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的现象称为马鹿

那么马鹿这个词后来又是怎样演变成马虎的呢?这其中有一个传说:。

相传是在宋朝的时候,京城有个粗心大意的画家。有一次他在画一只斑斓猛虎,可是,他刚画出虎头,就有人请他画马,于是他就接着虎头画了一匹骏马的身子。那人看了莫名其妙地问道:“马乎?虎乎?”画家答道:“马马虎虎!马马虎虎。”那人见他画得不伦不类,失望地走了。

画家可不管三七二十一,还自以为画了天下一奇物呢,于是把画挂在墙上,天天欣赏,很为自己的创造力得意。他的大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回答是;二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回答是。后来他的大儿子带着弓箭到野外打猎,遇见一匹马误认为是虎,就一箭把马射死了,结果赔偿了人家的损失。二儿子在山上碰上虎,误认为是马,高高兴兴上前去骑,结果被虎吃了。画家这才后悔不及,把画烧掉,写诗自嘲道: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二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之后,人们就把那些粗心大意,办事不认真的人称为马虎先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