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哭墙,又要说到公元70年了。那一年,在马萨达陷落之前,耶路撒冷已经陷落,犹太人的圣殿几乎被夷为平地。犹太人的圣殿与犹太人一样多灾多难。公元前10世纪(约公元前965年),大卫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后,在首都锡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犹太教圣殿--所罗门圣殿,俗称“第一圣殿”。公元前586年,第一圣殿不幸被入侵的巴比伦人摧毁。半个世纪后,流亡各地的犹太人陆续重返家园,又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造了第二圣殿。来之不易的第二圣殿再次被摧毁后,唯一仅存的只有一段外墙残垣。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
哭墙是犹太人心中永远的痛。
1981年,哭墙作为耶路撒冷老城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午后,我们来到哭墙前的广场。
2
3、哭墙长约50米,中间由竹编的篱笆墙分隔成男女两部分,男左女右。
4、我进入了右边的女士祈祷区
女性在哭墙祈祷不用蒙头。她们一般是小声祷告或默祷,即使哭泣也是静静的。祷告后,她们一步一步退出祷告区域,退出时仍面向哭墙。那份恭敬,与我国古代面圣后退出的大臣一般无二。
5

6

7

8

9

10

11

18
19、往墙缝里塞写给上帝的纸条
女性祈祷区的右侧有一个小小的楼梯(见P17),通向一间小小的读经室。站在楼梯上,可以一览整个哭墙祈祷区。
20
21、这是站在椅子上所看到的男士祈祷区
其实男士区的情况远比我们透过篱笆墙能看到的要丰富。男士们的情绪表达要开放的多,而这一切都收入了长工的镜头。
22

23

24
31
32、祈祷者中不乏认真的孩子们

33

34、还有那些风烛残年的老人

35
36、男士区还真的“别有洞天”

37

38

39

40

41

42

47

48

49
50、很多人祷告时还会不停摇头

51

5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