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西宁出发,我们就真正走上了天路--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格尔木市,西至拉萨市,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在2006年的9月1日,我们坐上了刚通车两个月的高原列车。时隔十二年,我们再次坐上了高原列车,而这次是“千里青藏一根轨”。2016年9月12日,全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换轨工程正式完工。
要说这两次乘坐,最大的不同是提速。那年是20点到次日22点半,整整26.5个小时。这次是21点到次日18点半,只用了21.5个小时,快了5个小时哦。最大的兴奋是看到了藏羚羊。据说7-9月是看到藏羚羊概率最大的,但那年9月只远远看到几个动物,也分辨不出是藏羚羊还是藏原羚。这回虽说是六月中旬,我们倒真真切切的几次看到了藏羚羊。有一次距离还不算远,但隔着玻璃,车又在动,照片还是拍虚了。不过这已经够让人兴奋了,可可西里保护的非常好,藏羚羊生活的非常好,这就足够了。也正因为如此,在青藏铁路开行十周年的2016年,可可西里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
两次走青藏,还是顺着线路,按地理区域来排列吧。因为提速,两次的景观有互补之处。也因为提速,有些景观现在就是一晃而过,已经很难拍照了。事物总有两面,都得接受,不是吗。
天路始于西宁,醒来已是格尔木。不过那是12年前,到达格尔木是早晨7点。停车时间很长,可以下车溜达溜达。而这一次过格尔木是凌晨4点,天还漆黑的。格尔木下不去,格尔木南160公里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也在黑暗中过去了。
1、2006年的格尔木站

2、以玉珠峰为代表的昆仑山景观带

3

4

这次天亮,列车已经奔驰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已经快7点了,云层很厚,太阳完全被遮挡了。没有阳光,这片荒漠雪域好像还在沉睡。好久,看到一个动点,那是平行的青藏公路上行驶的卡车。
5

6

7

8

9、八点前的餐车,旅客很少,吃饭看景两不误。就在这里,我们几次看到藏羚羊。

10、穿过可可西里,进入长江源景观带。
11、虽然蓝天转眼又消失,但景观绝对壮观。

12

13

14

15

16、再看看2006年的三江源

17、不知不觉中,已经在翻越唐古拉山。

18、那年车速慢,还拍到了这个。

19、经过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唐古拉山海拔虽高,却因坡缓、高差小而并不显得险要和难以逾越。更何况,过格尔木后,列车就开始供氧了。那年过唐古拉站,虽然没开门,但停了很长时间。我们在车上追着站牌跑,急得列车员在后面直叫“慢点走”。这次还想再看看唐古拉站,没想到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没停站,一点动静都没有。
唐古拉山的东段是西藏与青海的界山,过了唐古拉站就进入西藏了。进入西藏后的第一道亮丽风景线就是措那湖。措那湖海拔465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也是怒江的源头湖。
20

21

22、那年,列车沿着错那湖开了有十几分钟。

23

24

25

26、这次,阴云一直延申到唐古拉山的南坡。

27

下一站是那曲。这是格尔木与拉萨之间唯一停靠的车站。2006年时,这里停靠的时间很长,旅客纷纷到站牌前合影留念,还有时间拍拍站外的工地。这次可不行,刚下车就听到铃声响了,拍了一张照就赶紧上车。
28、那时车站外就是工地

29、如今的那曲站

30、站外已经有很多楼房了

那曲位于辽阔的羌塘草原东部,水草丰盛,有许多天然牧场。2006年时,过那曲已是晚上7点。晚霞中的羌塘草原,美不胜收。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这是那年的最后一组照片中的一张,已是晚上八点。

41、这次到达这里才下午四点半,正好接上。

42

43

44

45

46

47、拉萨快到了

48、六点半,列车准时到达拉萨站。忙里偷闲拍上最后一张。

两次走青藏,相隔了十二年。虽然季节不同、天气不同,但一路美景相伴,壮观依旧。
附:沪藏铁路全线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