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浓度的标定

标签:
教育 |
盐酸浓度的标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盐酸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2.掌握滴定操作,并学会正确判断终点 ;
3.熟悉电子天平的使用、减量法称量
二.实验原理:
1.浓盐酸有挥发性, 因此标准溶液用间接方法配制, 配好的溶液只是近似浓度, 准确的 HCl
浓度需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通常用来标定 HCl 溶液的基准物质有无水碳酸钠 (Na2CO3
)和硼砂(
Na2B4O7·l0H2O)。本实验采用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质来标定时,
2.
pH=3.9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250m烧杯(3个),50mL酸式滴定管,称量瓶
主要试剂:HCl (aq)、无水碳酸钠(s)、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
四.操作步骤: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http://s14/middle/69545c9e489f92d50622d&690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序号 |
1 |
2 |
3 |
Na2CO3的质量m/g |
0.1599 |
0.1361 |
0.1453 |
初读数V1(HCl)/mL |
0.00 |
0.00 |
0.00 |
终读数V2(HCl)/mL |
28.33 |
24.02 |
25.60 |
△V(HCl)/mL |
28.33 |
24.02 |
25.60 |
C(HCl)/mol·L-1 |
0.1065 |
0.1069 |
0.1071 |
C平均(HCl)/mol·L-1(舍前) |
0.1068 |
||
S |
0.0003082 |
||
计算T |
-0.9733 |
0.3244 |
0.9733 |
查表3-1的T(置信界限95%) |
1.15 |
||
C平均(HCl)/mol·L-1(舍后) |
0.1068 |
用到的计算公式:
1.
2.平均值的计算: =(X1+X2+X3+……+Xn)/ n
3.标准偏差计算:
http://s1/small/69545c9en89f9f8d8b6f0&690
4:统计量计算式为:Tn=(Xn
- ) / S
★思考题
1.配置0.1mol·L-1盐酸溶液时,用何种量器量取浓盐酸和蒸馏水?
答:由于配制的盐酸溶液浓度是粗略的,因此浓盐酸用量筒量取;纯水也用量筒量取
2.在称量过程中,出现一下情况,对称量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1)
2)
3)
4)
5)
答:以上情况对称量结果都有影响,原因如下:
1)
2)
3)
4)
5)
3. 以下情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1)
2)
3)
4)
5)
答:有影响的是:1),2),3),5) ;4)无影响。原因如下
1)
2)
3)
4)
但加大量的蒸馏水会影响,因为冲洗了溶液。
5)
★问题:
1.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作为工作基准试剂?能否直接在容量瓶中配置0.100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不能,氢氧化钠和盐酸都不符合基准试剂的要求;
由于浓盐酸挥发,浓度不确定,因而无法准确配置成标准溶液,
0.1000mol·L-1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2.能否用酚酞作指示剂标定 HCl溶液,为什么?
答:不能
选择指示剂的一般原则是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K(HIn)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因酚酞的pKa=9.1,变色范围为8.2~10.0。酚酞微红时pH=9,此时反应仅进行到HCO3-(CO32- + H+ = HCO3-),因此不能用酚酞作指示剂,指示产物为NaCl+H2CO3的化学计量点(pH=3.9)。
3.草酸钠能否用来标定盐酸溶液?
答:可以。草酸钠符合基准物的标准,也符合酸碱的条件,可以用作指示剂滴定。
七.注意事项与讨论:
250mL烧杯编号盖上表面皿(不放玻棒);干燥器;称量瓶与纸带(放干燥器内);记录笔、实验报告本。
2.
1)
2)
3)
3.滴定注意:
1)
2)
3)
4)
5)
1、0.1mol·L-1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为什么要标定,而不能准确配制;
标准物质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Ø
Ø
Ø
Ø
Ø
有哪些标准物质可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
无水碳酸钠:Na2CO3+2HCl=2NaCl+H2O+CO2↑化学计量点的pH=3.89;
硼砂(Na2B4O7·10H2O):Na2B4O7·10H2O+2HCl=4H3BO3+2NaCl+5H2O
用NaOH标准溶液。
2、在标定过程中,HCl与Na2CO3发生了哪些反应,有几个化学计量点,计量点的pH各是多少?
Na2CO3+HCl=NaCl+NaHCO3
+)
Na2CO3+2HCl=2NaCl+H2CO3
H2CO3的饱和度约为0.04mol/L,计量点pH约为3.9
3、如何选择指示剂?
酸碱滴定曲线、滴定的突跃范围:强碱滴定强酸时,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值发生变化,以pH对NaOH的加入量作图得滴定曲线,计量点前后NaOH溶液由不足到过量0.02mL(0.1%);
溶液pH的突然变化称滴定突跃,突跃的pH范围称滴定突跃范围;
变色范围的pH=pKa±1,但实际观测到的与理论计算有差,因人眼对各种颜色的敏感度不同,加上两种颜色互相掩盖,影响观察。如酚酞pKa=9.1,变色pH范围为8.0~9.6。不同的人的观察结果也不同。
指示剂的选择
4、计算公式。
c(HCl)=
⑴差减法称取0.13~0.15g无水Na2CO3四份
怎样确定称取Na2CO3的克数?
Ø
m = c HCl • v
HCl
Ø
带哪些物品进天平室?
Ø
Ø
Ø
Ø
Ø
减量法称量的要点?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2)溶解试样
1、 怎样溶解试样?
答:⑴取下表面皿,用洗瓶吹洗烧杯壁,将杯壁上可能有的粉末试样洗至杯底,放入玻棒。
2、 为何要将试样完全溶解?
答:如试样未完全溶解,在后续滴定步骤中,会导致只有部分试样与盐酸反应,使盐酸体积偏小,浓度偏高,准确度差。还会造成平行测定的实验结果精密度差。
Ø
Ø
Ø
(3)滴定
加入9滴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用已读好数的滴定管慢慢滴入HCl溶液,当溶液由绿色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
3、 为什么选用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作标定反应的指示剂?
答:⑴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 :
⑵混合指示剂变色点的pH :
4、 混合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颜色如何变化?
答: 混合指示剂在不同pH值时颜色的变化 :
二甲基红:pH=4.0
溴甲酚绿:PH=5.4
二甲基红+溴甲酚绿:
5、
答: 选择指示剂的一般原则是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K(HIn)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因酚酞的pKa=9.1,变色范围为8.2~10.0。酚酞微红时pH=9,此时反应仅进行到HCO3-(CO32- + H+ = HCO3-),因此不能用酚酞作指示剂,指示产物为NaCl+H2CO3的化学计量点(pH=3.9)。
6、 滴定过程中,如何控制好滴定的速度?
答:
7、 为什么近终点时要洗杯壁,洗涤水的量要不要控制?
答:
8、 近终点时应注意什么?
答:⑴近终点时应加速搅动溶液,促使CO2逸出。因反应产物是
H2CO3(CO2+H2O),在室温下易形成CO2的过饱和溶液,使溶液的酸度稍稍增大,终点稍稍提前。
Ø
Ø
Ø
Ø
Ø
教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