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原始反射是相关功能的基础

标签:
原始反射 |
新生儿的原始反射多是种系发育发育过程中某些功能,在新生儿及婴儿个体发育过程中还没有有意识动作前的潜在能力表现,是相关功能的基础。现以踏步反射为例说明。
踏步反射又称步行反射,扶持婴儿腋下呈直立于台面稍前倾,左右下肢重心转换可引出向前迈步动作。出现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类似迈步动作也算引出。此反射存在时期为0-3个月。
有学者对生后1周的孩子开始研究,1组每天10分钟抱成立位,脚踩桌面练习踏步反射;2组每周测一次踏步反射;3组每天仰卧做拉腿踏步体操;4组无任何检查或干预。结果2、3组第8周踏步反射减退;1组踏步反射保持且踏步次数增加,比2、3组早走1个月,比4组早走2个月。研究还观察到,2-6个月婴儿踏步反射消失后,抱成立位驱干浸入浴盆,又会引出踏步反射;在踏步反射未消失前,脚上加重踏步反射可消失;统计还表明体重相对高的踏步反射消失早,显示踏步反射消失与体重增加有关。
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对新生儿用扶持迈步的方法促成踏步反射转成正常迈步见到了理想的效果。早产儿要到正常出生月龄和体重才能开始,营养不良及有疾病的婴儿酌情推迟开始。也就是健康状况比较好的孩子,从新生儿就可每天短时间扶呈直立,促踏步反射转换成正常迈步。因为主要是训练迈步意识,开始可稍向上悬吊扶持,让孩子轻踏台面前进,逐渐过渡到完全持重迈步。
方法是扶持孩子双腋下躯干稍前倾半悬吊状站立、操持者缓慢向前迈步并让孩子左右重心转换,带动、激发其迈步。每次3-5步,每日1-3次。结果显示:扶持迈步有踏步反射的,训练会使踏步反射转化成正常迈步;没有踏步反射的逐可激发出踏步反射;迈步激发出尖足、剪刀步或其他异常的,每次先用蕾波推顺按摩、点穴纠正异常后再进行迈步训练,不仅异常姿势运动纠正的更好,站、走也能按发育规律赶上。
其他原始反射不用赘述,就可理解到是某些正常功能的基础,如眨眼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放置反射、抓握反射、阳性支持反应、拥抱反射、立直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