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波推顺按摩在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实施方法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杂谈 |
蕾波推顺按摩是辅用蕾波精油用手或适宜硬器,对神经、肌肉、筋膜链、骨膜、淋巴微循环、经络穴位等的推压,一般以向心性推压为主,目的是推出瘀血和滞留的间质液、促进淋巴回流、引来新血。蕾波推顺按摩中的六推,根据不同临床需要,应用时有所侧重,但每一种推法常常包含不同程度的其他推法,此种从多个层面进行推顺按摩可增加疗效、促进功能恢复。臂丛神经损伤时的蕾波推顺按摩主要方法如下:
1 推神经
基于祖国医学的穴位是神经末梢丰富的部位,经络是接近神经干或其分支的,我们可以把穴位、经络作为神经在体表的投影,通过穴位、经络刺激与臂丛相关的神经,促进损伤臂丛恢复。
1.1 推桡神经
自上臂外桡侧手阳明大肠经的指端商阳穴(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开始向上推压,经合谷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曲池穴(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肩髃穴(三角肌上部,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前凹陷处。)、过冈上肌达胸锁乳突肌中部后方,前、中斜角肌间接近臂丛的部位。
1.2 推尺神经
自上臂外尺侧手太阳小肠经的指端少泽穴(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开始向上推压,经后溪穴(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端掌横纹头赤白肉际)、肩贞穴(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过冈上肌达胸锁乳突肌中部后方,前、中斜角肌间接近臂丛的部位。
1.3 推正中神经
自上臂内侧中部手厥阴心包经的指端中冲穴(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开始向上推压,经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等到腋下,达腋窝接近臂丛的部位。
1.4 推腋神经
自肩井穴(肩高处岗上肌中点)经肩髃穴(三角肌上部,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前凹陷处)推至肩髎穴(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1.5 推肌皮神经
自尺泽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推至天府穴(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2 推肌肉
推肌肉不仅可预防、治疗神经损伤后的肌肉萎缩,还可促进损伤神经恢复。
2.1 从肩、上肢主要肌肉起止点向心性推压肌肉达另一起止点。主要肌肉有:三角肌(肱骨三角肌粗隆至锁骨外、肩峰、肩胛冈)、胸大肌(肱骨大结节至锁骨、胸骨、1-6肋软骨)、冈上肌(肱骨大结节至肩胛骨冈上窝)、肱二头肌(桡骨粗隆至肩胛骨)、背阔肌(下6胸椎及腰椎棘突、髂嵴至肱骨)、肱三头肌(尺骨鹰嘴至肩胛、肱骨)、旋前圆肌(橈骨外侧面中部至肱骨内上髁)、手指屈肌和伸肌(手指掌面指尖至肘部、手指背面指尖至肘部)等。
2.2 根据临床肌动学评定和不同肌肉主要功能有所侧重。不同动作的主要肌肉是:肩前屈:三角肌前部、胸大肌锁骨部等;肩后伸:背阔肌、大圆肌等;肩外展:三角肌中部等;肩内收:胸大肌等;肩旋内:三角肌前部、大圆肌等。肩旋外:三角肌后部等;肘屈曲:肱二头肌等。肘后伸:肱三头肌等;前臂旋前:旋前圆肌等;前臂旋后:旋后肌等;手指屈伸:相关屈、伸肌。
3 推相关肌筋膜链
推筋膜链可促进正常功能恢复,预防、治疗软组织粘连、挛缩等。
3.1
3.2
3.3
3.4
4 推骨膜
骨膜有丰富的神经分布,通过推骨膜刺激与臂丛相关的骨膜神经,刺激损伤臂丛恢复。
4.1 推第二掌骨桡侧面,刺激桡神经。
4.2 推第五掌骨尺侧面,刺激尺神经。
4.3 推第三掌骨背面及两侧,刺激正中神经。
4.4 推肘管,刺激尺神经。肘管(cubital tunnel)由尺侧腕屈肌肱骨头、尺骨鹰嘴头之间的纤维筋膜组织和肱骨内上髁后的尺神经沟围成的纤维骨性鞘管。其前壁为内上髁,外侧壁为肘关节内侧的尺肱韧带,内侧壁为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的纤维筋膜组织,其内有尺神经通过。
4.5自胸骨端推锁骨至胸锁关节,刺激接近臂丛部位。
4.6推颈、胸椎棘突及肋间夹脊穴推肋间骨膜至侧胸,刺激接近颈、胸脊神经。
5.蕾波推顺按摩的六条入径,推淋巴微循环和推经络穴位已包括在上述四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