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保证脑瘫康复效果的蕾波法操作核心要点之一  ——精准的

(2018-03-24 07:00:30)
标签:

转载

 

保证蕾波康复效果的操作核心要点之一 <wbr> <wbr>——精准的定位与定点


蕾波康复法之所以
20年来持续得到患者的普遍认可和业内推荐,最大的优势是“纠-训-纠”康复模式,即通过推点按摩纠正或降低肌张力后,即刻进行综合运动(PTOTST)功能训练。推点按摩降低肌肉张力、缓解痉挛是康复训练的基础,不仅应用在脑瘫患儿,而且应用于成人脑血管意外造成的肢体肌肉痉挛瘫痪,推点按摩也有明显的解痉促动康复效果。


推点按摩的基本手法是“三向四顺十八推”。“三向”是向心推
3遍,双向推3遍和点压推3遍,其中的点压推针对痉挛肌和拮抗肌不同的部位实施点压。“四顺”是顺着肌肉走行、血管走行、淋巴走行和肌筋膜链的方向推压。“十八推”是痉挛肌、拮抗肌各推点9遍共18遍。


推点按摩手法的关键点,首先是要明确定位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的痉挛肌和拮抗肌,也称定位。因为痉挛肌和拮抗肌是要采用不同的推顺和点压部位,以达到解痉或增力的作用效果。精准定位痉挛肌和拮抗肌,需要应用肌动学(
kinesiology)知识。由于人体运动机制非常复杂,特别是随意运动中的肌肉运动协调更为复杂,相关理论及分支较多,蕾波小儿康复指导中心已经将涉及小儿脑瘫康复相关的姿势运动肌动学评定简化编制成表,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痉挛所致姿势运动异常的主要痉挛肌和拮抗肌》;《小儿脑瘫蕾波康复法》科学技术出版社;P119


其次是要找准定位肌肉的神经肌肉接点、牵张反射和腱反射的敏感点,也称定点。


随意运动是大脑皮层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信息到肌肉,引起的肌肉收缩与舒张的自主活动。神经和肌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两者之间并没有轴浆的联系,这种兴奋的传递是通过神经
-肌肉接点装置来实现的。神经-肌肉接点位于肌肉肌腹的中间部位,针对拮抗肌点压刺激该部位可引起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而引起肌肉收缩,提高和增强拮抗肌的肌力,抵抗对冲痉挛肌的张力。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称为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为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需要肌纤维的交替收缩使骨骼肌产生一定的张力
,
进而使骨骼肌维持较为轻度的持续的收缩状态,称之为肌紧张。肌紧张的产生是由外力(主要是重力)牵拉或牵引骨骼肌和肌腱内的感受,从而形成相应的反射,使肌肉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肌紧张的基本形式为牵张反射和腱反射。


所谓牵张反射是指每一块受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的牵拉而伸长时,此肌肉可反射性地朝着与外力牵拉方向相反的方向收缩形成牵张反射。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为肌梭,位于骨骼肌内,是一个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本体感受器。反复推压肌梭部位可以有效提高肌梭反应阈值,降低牵张反射兴奋,从而达到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的效果。


腱反射具有明显的降低肌肉张力,缓解痉挛的作用,它的感受器又称腱器官。当肌肉受到外力牵拉时,肌肉被拉长,首先兴奋肌梭的感受部分发动牵张反射,使受牵拉的肌肉收缩以对抗牵拉,此时的收缩为等张收缩。当牵拉进一步加大时,肌肉不能被继续拉长而产生只有张力变化的等长收缩,这一变化可兴奋腱器官,反馈信号传入脊髓,使中间神经元兴奋,而中间神经元对支配腱器官所在肌肉的运动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使强烈收缩的肌肉舒张以避免被牵拉的肌肉受到损伤;同时可通过中间神经元使相应的拮抗肌兴奋,这一反射过程被称为腱反射或反牵张反射。腱器官是张力感受器,电刺激和针刺激对其无效。


因此,精准点压腱器官,可以有效降低肌肉张力,解除或缓解痉挛。腱器官位于肌肉两端的肌肉肌腱移行部位,体表点位多于经络穴位或肌肉奇穴相重合。蕾波小儿康复指导中心通过实践总结出常用经络
20穴位和常用20肌肉奇穴,以方便大家学习掌握。(《常用经络20穴位和常用20肌肉奇穴》;《小儿脑瘫蕾波康复法》科学技术出版社;P99109


在康复实践中,有些效果敏感点,会因人、因病、因症、因时等原因而有所不同,需要康复训练师在实践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摸索。尤其是在康复一周后,效果不理想,应该注意查找定位定点的敏感程度,及时调整。总之,精准定位定点是提高康复效果的重要措施,是蕾波推点运动疗法的核心要点之一。

            
                                              2018/1/26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