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穴位经络是调节脑的重要途径

标签:
蕾波头部点穴推顺 |
分类: 小儿脑瘫 |
穴位、经络是人从体表,通过针刺、点压、灸、电、磁、注射药物等,养生、防病、治病的敏感点和线。
通过穴位、经络途径的各种疗法有明确效果已被国内外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疗效高、副作用小、经济、易被更多人掌握是其重要特点,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应该重点推广的项目,也受到越来越多发达国家有识之士的认可。
在通过穴位、经络途径各种疗法有明确效果主要机理的研究中,目前以支持主要通过神经-微循环调节的资料可信度最高。
应用穴位、经络治疗脑瘫、脑卒中及其他脑相关疾病获得好更疗效的报告很多,诸多研究提示头部穴位、经络是调节脑的重要途径,支持的资料有:
1 临床证实头针、头部点穴按摩及其他头部穴位经络刺激法获得更好疗效。
2 头皮等头面部是离脑最近的体表,神经-微循环更接近,更易通过此途径调节脑。如脑电图是通过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接受电极不仅安放在头部,而且还有一定最佳位置。脑电图电极位置和头部穴位、经络很相似。
3 脑功能性磁共振(fMRI)是记录脑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改变图像的技术。已有多篇应用fMRI研究针刺等对脑影响,包括不同头针穴区对脑功能影响效应的fMRI观察等,这些研究不仅证实头针、体针确实可调节脑,也是刺激穴位、经络主要是通过神经-微循环起作用的有力佐证,因为fMRI图像就是脑局部微循环改变的图像。
“头针顶颞前斜线治疗中风病即刻疗效的临床观察和fMRI研究”一文不仅报告了头针可即刻提高肌力、调节肌张力,还报告了刺激该区通过脑的什么部位起作用。
有学者对脑梗死后手运动障碍用头针丛刺治疗,同时观察fMRI改变,提出头针丛刺疗法可通过促进头部侧支循环的开放,改善脑梗死区微循环。
还有学者观察了针刺百会穴对人脑不同区域fMRI图像的影响;利用fMRI观察头针对帕金森病患者脑部功能活动的影响等。
4 有学者报告,针刺病灶侧头部运动区治疗20例偏瘫,针刺前后脑血流图比较,针刺后比针刺前主峰谷和峰谷深度的改变甚为明显,作用时间可持续60分钟。还有学者观察了21例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患者,以10例健康人作对照,发现针刺头部穴位对偏瘫病人的脑血流图的改善比正常人明显。
5
基于针刺、点穴主要通过神经-微循环起作用,头皮下肌层很薄或仅为腱膜,很快到达骨膜、颅骨,因此位于其间的神经很容易接受到指压的信息,尤其以颅骨为底衬,指压、推顺效果并不亚于针刺。指针是完全无创的,不仅痛苦小,也可预防血源性感染等。指压点穴一定要着力到穴位应有的深度,也就是真皮层,有学者研究正常头皮的表皮中无神经肽的表达,在真皮中才有神经肽的丰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