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的主要原则

标签:
早期教育早期干预高危儿早产儿 |
分类: 育儿知识 |
早期教育是指对正常婴幼儿促进发展的一些方法。有人错误地提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不少望子成龙成凤的家长,就给小小年纪的孩子增加了许多无益甚至有害的“教育”,虽然这些孩子比同龄暂时多认了字、多背了诗、多会说了几句外语,好像在起跑线上领先了,但大量隨訪、系統研究证实,這些孩子在人生長跑的中途和终点常常不领先,还易出现情商不高、创造力不足、性格习惯较差等诸多问题。
事实说明对正常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宜宽松,要在一个宽松、温馨的环境中,通过亲子交流、伙伴交往、有益游戏快乐成长,不要强调记忆性的学习,如认字、背诗、学外语等。台湾禁止6岁内儿童学外语是让孩子打下牢固母语基础的有效措施。佳贝艾特关于早教的一篇题为“台湾已禁止6岁内儿童学英语!6岁前做了会后悔的10件事,你知道吗?”一文,推荐孩子家长应读一下。
早期干预是指对婴幼儿特别是婴儿生长、发育、各方面发展的过程中,发现某些异常要及时干预。
为了及时发现异常,家长必须知道婴儿几个重要方面的发育规律及主要异常的临床表现。
家长都要熟知这个规律,孩子只要没有异常表现,晚1-2个月均属正常,只要对孩子多爱抚、多关照就行。但对出现异常的孩子干预必须严谨,一是要早期开始,发现异常就开始干预;二是选择效果好,对孩子身体、精神无伤害,可家庭应用的方法;三是保质、保量坚持到基本正常或到到应有目标。
在婴儿的各种异常中,早期认出脑瘫倾向主要是早期发现姿势运动异常。家长可用“姿势反应7项”自测,其中任何一项有明显异常存在,均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如果出生8-9个月的孩子无姿势运动异常,一般可放心没有脑瘫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