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的主要原则

(2016-10-22 11:23:26)
标签:

早期教育

早期干预

高危儿

早产儿

分类: 育儿知识

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的主要原则

早期教育是指对正常婴幼儿促进发展的一些方法。有人错误地提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不少望子成龙成凤的家长,就给小小年纪的孩子增加了许多无益甚至有害的“教育”,虽然这些孩子比同龄暂时多认了字、多背了诗、多会说了几句外语,好像在起跑线上领先了,但大量隨訪、系統研究证实,這些孩子在人生長跑的中途和终点常常不领先,还易出现情商不高、创造力不足、性格习惯较差等诸多问题。

事实说明对正常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宜宽松,要在一个宽松、温馨的环境中,通过亲子交流、伙伴交往、有益游戏快乐成长,不要强调记忆性的学习,如认字、背诗、学外语等。台湾禁止6岁内儿童学外语是让孩子打下牢固母语基础的有效措施。佳贝艾特关于早教的一篇题为“台湾已禁止6岁内儿童学英语!6岁前做了会后悔的10件事,你知道吗?”一文,推荐孩子家长应读一下。

早期干预是指对婴幼儿特别是婴儿生长、发育、各方面发展的过程中,发现某些异常要及时干预。

为了及时发现异常,家长必须知道婴儿几个重要方面的发育规律及主要异常的临床表现。

       正常婴儿的发育规律是:新生儿安静觉醒时,就应有视觉追踪及听觉定向反应;大运动是2(个月)抬(头)、4翻(身)、6坐、8爬、10站、周走;手功能是3个月应经常张开手、可握住小物数秒,45个月手能凑到一起玩,67个月能主动握物,910个月能拇指与食指对捏取物;作为智力的重要指标,1-2个月安静觉醒时应和家长有较好的目光对视和交流,45个月应能认亲人、认生,10个月应能听懂几句话,1岁应有意识发音等。

家长都要熟知这个规律,孩子只要没有异常表现,晚1-2个月均属正常,只要对孩子多爱抚、多关照就行。但对出现异常的孩子干预必须严谨,一是要早期开始,发现异常就开始干预;二是选择效果好,对孩子身体、精神无伤害,可家庭应用的方法;三是保质、保量坚持到基本正常或到到应有目标。

在婴儿的各种异常中,早期认出脑瘫倾向主要是早期发现姿势运动异常。家长可用“姿势反应7项”自测,其中任何一项有明显异常存在,均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如果出生8-9个月的孩子无姿势运动异常,一般可放心没有脑瘫倾向。

       康复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脑瘫及其他类型脑功能障碍,如能早期发现,并尽早开始干预异常及以适宜信息刺激及循序渐进功能训练为主的康复治疗,多数可恢复到基本正常。错过脑可塑代偿最佳期的孩子,如果病情又较重,很难回归到正常儿童行列。康复训练的最佳开始时间为:视/听障碍及智力、运动障碍较重者是生后1个月内;轻—中度运动障碍,出生6个月内开始。

      已知婴儿脑瘫等异常多见于早产、缺氧、黄疸等高危儿,近年观察到没有明确高危因素的脑瘫比例增加,各种有害因素侵及精子、卵子、胚胎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每个新生儿的家长,都要特别关注你们的宝宝各方面发育是否正常,有无脑瘫或其他脑功能障碍的倾向。当然高危儿的家长就更应该提高警惕。发现异常并不可怕,只要尽早就医进行正确的干预和功能训练,宝宝的前途仍然光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