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任世光蕾波康复
任世光蕾波康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190
  • 关注人气:1,2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产儿高危儿肌张力增高的居家检测干预法

(2016-10-22 08:47:56)
标签:

脑瘫

肌张力

早产儿

高危儿

分类: 高危儿干预


早产儿高危儿肌张力增高的居家检测干预法

 

肌张力是指正常人在安静状况下肌肉仍能保持的紧张状态,它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疾病时肌张力增高或下降,均可导致姿势异常及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肌张力异常,特别是肌张力增高是脑瘫倾向、脑瘫的重要征象,早产儿及出生前后各种因素损伤脑的高危儿,发生脑瘫或其他类型脑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目前脑瘫干预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出生6个月前开始正确干预,多数可达到基本正常,因此早期认出肌张力高是早期干预的重要基础。

肌张力增高分生理性和病理性,胎儿为了适应子宫的形状,在宫内呈肢体屈肌张力相对高的团缩状,出生后屈肌张力逐渐下降、伸肌肌力逐渐加强,屈、伸达到协调。出生头几个月一定范围内的肢体屈肌张力高属生理性,一些反映肌张力还没协调的原始反射或姿势也是正常的。我们通常说的肌张力高是指病理性。

居家判断孩子是否有病理性肌张力增高,主要是看孩子是否存在病理性肌张力增高的三联征:

1 存在某组肌张力增高的异常姿势:

如拇指屈肌张力增高时,出现拇指握在掌心的皮层拇指征;颈背肌张力增高时,头经常向后仰,孩子由俯卧扶呈侧卧时常常头后仰>20度;一侧颈部肌肉张力高时,出现紧张时头偏向一侧;小腿后侧三头肌张力高时,出现扶迈步时足跟未着地就迈第二步的尖足;小腿后侧胫骨后肌张力高时,出现足心向内翻等。

注意异常姿势是经常出现的,不是偶尔一次。

由于支配小腿肌群的中枢在侧脑室旁的微循环分水岭区,因此早产、缺氧等首先波及该区,导致小腿后侧肌肉牵张反射亢进、小腿前侧肌肉力弱,临床出现病理性尖足。因此病理性尖足是脑瘫倾向最常见的异常,早期认出此异常是早期认出脑瘫的重要方面,对早产儿应特别注意这一异常的早期发现。

一般尖足是我们在诊断脑瘫时的用词,注意不是扶迈步时足跟未着地就迈第二步就是尖足。有时4-5个月婴儿扶持持重迈步时,由于在宫内屈肌张力高在脑形成的痕迹,可足跟没着地就迈第二步,但此时触摸和足背屈角检查均是正常的,即没有三联征,不属病理性。

病理性肌张力增高三联征,是指有肌张力增高所致的姿势运动异常、触摸相关肌肉张力增高、相关关节牵拉角异常。

2 触摸相关肌肉张力增高:

病理性肌张力高均有触摸相关肌肉的异常征象。一般是先发现姿势异常再用触摸法核实,如临床有尖足,再触摸小腿后侧肌肉,如硬度较高就是肌肉的张力较高,如一侧较高可和对侧相比,两侧均高可和其他肌肉相比。

有的孩子可先触摸到某组肌张力高,过一段才有异常姿势出现,如不少婴儿2-3个月时由于原始阳性支持反射消退,肢体屈、伸肌协调还没完成,可出现生理性不持重阶段,此时就引不出尖足,但触摸可发现肌张力异常。因此给幼婴做抚触时,也应注意是否某组肌肉张力较高。

3 相关关节牵拉角异常:

某组肌肉张力张力增高时,用活动关节的方法牵拉相关肌肉阻力增大,用一定力度可牵拉开的角度异常,如脑瘫小腿后侧肌张力增高临床有尖足、触摸小腿后侧肌肉张力高、足背屈快(轻)角>80度。

不知道肢体正常被动活动角度是多少时,主要看针对一个异常姿势,用活动关节牵拉相关肌肉时是否阻力比正常大。如屈肘异常时是否伸肘牵拉有阻力,造成屈肘的上臂内侧肌伸展角减小。

注意触摸及关节活动角度检查均应在孩子觉醒、情绪好时进行,哭闹、熟睡均影响结果。一般姿势异常在觉醒时出现,体位转换或情绪不好时更明显。

一般把肌张力增高的肌肉叫痉挛肌,和其功能相反的对应肌叫拮抗肌。既往对抗肌张力增高主要用牵拉、体操和传统按摩的方法。牵拉、体操常常损伤到关节、对抗肌张力增高的效果也有限;传统按摩不是顺着静脉回流方向,不能更好地改善微循环。目前阻抑病理性肌张力增高更好的方法就是针对肌张力增高的痉挛肌和相应拮抗肌的蕾波推顺按摩。

推顺按摩辅用温热超声波用耦合剂,是为了使推压力度达到肌肉层并能不间断地推压前进,辅用按摩油力度只在浅层,不用介质按摩不能朝一个方向推压前进。

为了便于掌握操作要点和保障家庭应用的效果,我们把它概括为“三向四顺十八推”。

   “三向”是:

①向心推改善微循环。通过推出陈血、促进淋巴回流、引来新血,改善肌肉等软组织微循环。为达此目的,对痉挛肌和拮抗肌均是力度达肌肉下部,由远心端(远离心脏的一端)肌肉起止点,向心性(向着心脏的方向)地向近心端肌肉起止点不间断地缓慢推压前进。

②双向推直接推压痉挛肌牵拉解痉。通过直接推压牵拉痉挛肌解痉不仅比被动活动关节牵拉肌肉

解痉效果更好,而且更安全、患者还没有痛苦。推压方向,向心、离心均可,或来回推压,采用哪种方法以操作方便为准。

③点压推刺激神经、穴位减轻痉挛、增加肌力。推压方向,向心、离心均可。在痉挛肌推压时,于两端肌腱向肌肉移行部位停留数秒或更久并加大力度下压。在拮抗肌推压时,于两端肌腱向肌肉移行部位和肌肉中部停留数秒并加大力度下压。

  “四顺”是指推是顺着肌纤维走向、静脉回流方向、淋巴回流走向、所在肌筋膜链范围,一般四个顺大方向基本一致、具体稍有不同。

每次推顺按摩的具体实施方法是,按上述三个应达到的效果,先对拮抗肌每项推压重复三遍,再对痉挛肌每项推压重复三遍,即前9、后918推完成一次干预。一般对肢体肌肉痉挛多应完成18推,有些部位不适合用深压的方法牵拉肌纤维如颈部,①+12推即完成一次干预。

一般1-2个部位用时约20分钟左右。根据不同情况推顺按摩干预每日宜进行3-4次。推顺按摩后,按照发育规律进行功能训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