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剂在刮痧的应用

标签:
耦合剂刮痧刮痧肌筋膜触发点 |
分类: 蕾波推顺按摩点穴临床应用 |
基于肌筋膜触发点(Myofacial Trigger Points: MTrP)疼痛主要治疗原则是改善局部微循环、牵拉痉挛肌肉、推拨消除结节/条索等,辅用耦合剂的推压可使力度达到肌肉等较深组织并能不间断地向前推进、可有效针对上述三个环节治疗,辅用耦合剂的蕾波推顺按摩用于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治疗已见到了更好疗效,因此刮痧时我们也观察了辅用耦合剂的效果。
我们对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腰背肌劳损患者应用刮痧治疗,用刮痧板以同样力度于脊柱两侧刮痧,一侧辅用耦合剂刮压,另侧辅用刮痧油刮压,结果是刮痧油侧皮肤出痧明显,耦合剂侧皮肤出痧显著为轻,但耦合剂侧肌筋膜上的结节/条索比用手推压及辅用刮痧油刮压更易减轻或消退,显示辅用耦合剂确可使刮压作用在较深病变部位。
以消除结节/条索为主要目的应用耦合剂刮痧时,刮压方向、手法、强度以利于消除结节/条索、便于操作为准,注意主力手持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90度角、朝一个方向刮压,辅助手协助固定。一般每次每处大约需刮10下左右,均匀用力,不宜过猛,遇结节/条索可稍加力及多角度、多方向刮、拨,至结节/条索减小/消退或皮肤中度出痧。结节/条索减小或消退后为促进淋巴回流,送走血管外的多余液体及非组织的有形成份,向心性推压数次。重覆次数及间隔视需要而定。
刮痧是我国传统医学治疗多种疾病有效的方法,是由推拿、针灸、拔罐、放血等疗法演变而来。出痧是皮肤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局部溶血出现的点、条、片状血色斑。此法通过刮推,除可直接刺激神经、经络、穴位,通过出血、局部溶血释放多种介质如抗炎介质等对神经、微循环、免疫系统等进行调节,还可将瘀血、微血栓等清除到血管外由淋巴带走,破坏引起痛疼和功能障碍的粘连/结节等。实验研究观察到,刮后即刻血流量明显增高,重手法区血流高于轻手法区,直观图显示重手法区出痧明显多于轻手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