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早期康复跪位训练弊大于利

标签:
足立位训练跪位训练跪立弊端跪走弊端运动发育规律 |
分类: 小儿脑瘫 |
当今多数脑瘫可得到早期诊断,大运动的功能训练完全可以按照3翻、6坐、7滚、8爬、10站、周走的正常发育规律进行。蕾波法10余年来治疗脑瘫获得更好疗效的因素之一,就是按照发育规律、在矫正异常基础上进行功能训练,特别是足立位训练,如用扶持矫正蹲起、立位促通板、坐起椅等进行训练。除了体位转换训练中可以有短时的跪立过程外,不进行跪立、跪走训练。我们还见到多个跪位训练不能独走的孩子,经过强化足立位训练后姿势较好地走了起来及数个已能扶走或独走的脑瘫孩子,回当地进行跪立、跪走训练后又不能立位移,有的孩子还发生了髋关节脱位的例子。近年蕾波法辅用耦合剂推压痉挛肌群加拮抗肌点穴等对痉挛的治疗又有提高,因此正常运动功能的建立也就更好。
目前跪立、跪走只适于确实已不能独走或借助器件行走,年龄较大、病情很重的脑瘫,不能立位移动的能跪位移动了也算是进步。对于诊治偏晚,2-3岁仍不能站、走的,还应在有效干预异常基础上、在矫正异常的同时进行足立位训练,此年龄段跪立、跪走训练是弊明显大于利,跪立、跪走是早期开始的康复训练中应该禁止的。
有的运动评定方法中有较大篇幅的跪立评定,不仅是先前康复理念的反映,也容易误导跪立位的异常要用跪立的方法训练,这也是目前有些单位对早期训练的孩子仍用跪位训练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