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瘫尖足是指脑瘫时由于小腿后侧肌肉痉挛,小腿前侧拮抗肌相对力弱,足向足底方向发紧,扶站时足跟抬起较高,扶持迈步时足跟不着地,同时伴有足背屈角检测异常。
在10多年小儿脑瘫临床诊治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可加重小儿脑瘫尖足的日常生活项目主要有:
学步车
有尖足倾向或已诊断脑瘫有尖足的孩子用学步车,往往上身趴在车上,用前脚掌蹬地前进,此等姿势不仅可加重尖足,也不利于平衡功能的完善,往往孩子可以来回小跑样走的很快、很长,但不能独站、独走或走姿异常。
最近见到一个的孩子,无明显可了解到的脑瘫高危因素,翻身、独坐、爬行、手的精细运动均按正常规律发育的很好,8个月用学步车练习站走,孩子很高兴的每天借助学步车用脚掌着地跑来跑去,因已1岁2个月还不能独站、独走来诊。检查孩子小腿后侧肌群明显痉挛、跟腱已轻度挛缩,是主要侵及双下肢的痉挛型脑瘫。此例是在有脑瘫倾向的基础上,未及时发现、干预,学步车促进了脑瘫尖足的形成和加重。
没有脑瘫倾向的正常儿用学步车也是弊多利少,往往这些孩子独站、独走的晚,平衡功能不好,独走后常有姿势异常,如足外旋(外八字)等。
蹦蹦跳
因蹦蹦跳时常是足跟抬起用前脚掌持重,对有尖足倾向或脑瘫尖足的孩子可加重尖足。对这样的孩子,该练习蹦蹦跳的月龄,每天可做几次扶蹲几十秒,然后慢慢起来,或扶蹲做重心从足跟向足掌转换的动作;已诊断脑瘫尖足的孩子可扶蹲于足掌高10-15度的斜板上。
膝手爬过多
膝手爬时足是向足底方向发紧,未有效控制的尖足,训练膝手爬可加重尖足。有尖足的孩子在干预尖足的同时可训练俯爬,尖足控制后再训练膝手爬,到了1岁以立位持重训练为主。
跪立、跪走
不仅可像膝手爬一样、足是向足底方向发紧,可使尖足加重。跪立、跪走还可在脑中形成错误模式,干扰正确立位移动模式形成。
骑坐位较高的脚踏车
脑瘫尖足孩子用固定脚踏车进行肌力训练时,如坐位较高,仅前脚掌用力,也可加重尖足。
尖足未有效控制行走较多
脑瘫尖足孩子尖足未有效控制前扶走或独走较多,可促进尖足固定和加重。但孩子持重、迈步意识非常重要,尖足未控制前,也应每天扶持迈10步左右,主要是训练持重和迈步意识,训练后立即按尖足的“点、揉、拉、钩”方法干预尖足。
赤脚或穿软底、软帮鞋走
也不利于尖足控制,有尖足倾向或脑瘫尖足的孩子,最好扶走时穿内衬柔软、合适,底、帮硬的鞋,可控制迈步时足跟抬起、固定较松的踝关节,类似踝足矫形器,有时还优于一般踝足矫形器。
睡眠盖被较重
压在足背上也可加重尖足,足底放一较饱满的枕头可减少重被压迫。
立位持重训练不够
按发育规律应站该走时,没有适宜的立位训练,如只有卧位的活动肢体、按摩等,仍不利于尖足纠正。有时卧位检查小腿后侧肌肉痉挛已减轻、异常增大的足背屈角已减小,但扶立、扶持迈步时又有尖足出现。按发育规律进行的扶持矫正蹲起、用立位促通板矫正站立及髋关节屈伸训练等,是有效治疗尖足必不可少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