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就业“绣花针”穿起民生“千条线”

标签:
歙县就业民生财经 |
分类: 人社传真 |
安徽歙县:就业“绣花针” 穿起民生“千条线”
民心为针,“双向奔赴”搭平台。聚焦社区“三公里”内困难群众就业不充分、县域范围内劳动用工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歙县人社局暖心开局,全力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10个城市社区根据特色划分古城文旅、城东工业、新城商务3个就业圈,10余支地推小分队入户宣传“邻工集市”招聘平台,引导入驻市场主体1589家,注册用户7757人,促成服务辖区内求职者供需对接7740人次,实现就业1136人。针对求职者白天忙、周末累等客观因素,歙县人社局创新破局,利用夜间经济繁华、人流量大等特点,联合青创人力资源公司,开展12期“邻工夜市”招聘会,为241名求职者与47家企业搭建“鹊桥”,实现求职招聘和夜间经济的双向奔赴。
真情作线,推深做实暖民心。“云”上线下齐发力。在歙县融媒体、1018电台、歙县论坛等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小区物业微信群、业主微信群等网络新媒体的宣传优势,提高居民群众对“邻工集市”小程序、“邻工夜市”招聘会的知晓度。打造“党建+”暖民心服务体系,组建就业创业小分队、“徽青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小分队、“三公里”就业帮扶联动小队,依托“敲门行动”、核酸检测、文明创城等活动,深入企业、社区、乡镇举办暖民心就业促进推广行动。推深做实政策宣传,开展“社区书记说就业”活动,通过说就业、晒经验的方式提高社区书记抓就业力度,利用微信朋友圈投放政策解读等实现宣传曝光30余万次,制作围裙、纸杯等暖民心行动宣传小礼品通过有奖问答活动发放,让暖民心政策更加直观走进千家万户。
穿针引线,织就民生新画卷。持续摸排掌握歙县人力资源情况,依托“邻工集市”、智慧就业等平台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引导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注册“邻工集市”小程序。扎实推进实名制就业帮扶、创业服务工作,及时登记创业服务信息,规范健全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服务、零就业家庭帮扶、创业服务档案,确保档案情况与智慧就业系统数据相对应。首创暖民心跟踪服务机制,对通过“邻工集市”“邻工夜市”等渠道就业的劳动者,建立“一人一档”就业服务台账,定期电话回访,精准掌握现阶段就业工作情况,组织召开暖民心就业政策宣讲会21场,向劳动者宣传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在“好就业”的基础上“就好业”。不断夯实“稳”的措施,促进“保”的效果,彰显“暖心”幸福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