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创业就一定要像刘备去学习

(2013-03-12 22:51:56)
标签:

杂谈

在职业经理人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曾先后依附吕 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几次面临企业灭亡的险 境,但终究还是顽强生存下来,刘备在逆境中的勇气 和毅力是其后来成功的基础。

三国中,如果把蜀国看做一家企业的话,这家企业 几乎所有功劳都被算在了诸葛亮身上,其实很多人忽 略了刘备的创业过程,正是刘备打下的基础,才让诸 葛亮这个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而刘备 身上很多优点更是值得企业领导者和创业者们学习。

创业之初不可避免的要遇到人力和财力的问题。在 三国中,刘备的创业起点是从桃园结义开始:关羽、 张飞两员猛将解决了刘备创业初期人力的问题,同时 张飞还进行了天使投资,财力方面至少无后顾之忧。 或许很多人会感慨刘备的好运气,其实不然,我们不 妨分析一下刘备当时具有的优势和关张二人加入的原 因。

刘备乃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 玄孙,说白了,是当时第一大家族企业掌门人的皇叔 ——虽然当时汉室已经落魄,刘备也沦落到靠卖草鞋 为生,但汉室宗亲这一名号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尤 其是在蜀国的发展阶段,刘备便是利用“帝室之胄”的 声望来招募人才。

有广泛的人脉及学识——很多人忽视了刘备的学识 及人脉,在其年十五时,其母便让他四处游学,“尝 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这两点使得 刘备在初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不断扩展 自己的影响力。

刘关张三人有共同的目标——三国中,刘关张三人 能够桃园结义,更多源于目标相同,张飞曾对刘备厉 言“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刘备答 曰:“有志欲破贼,恨力不能。”,而关羽在初见刘备 之时也曾说过“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可 见,刘关张是因为共同的目标才走到一起的。

在有了财力与人力之后,便是残酷的企业生存阶 段。当时的市场竞争恐怕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了:各个 企业上演着吞并以及被吞并。此时刘备实力孱弱,但 他采取了依附他人的方法。在职业经理人诸葛亮出山 之前,刘备曾先后依附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 人,几次面临企业灭亡的险境,但终究还是顽强生存 下来。刘备在逆境中的勇气和毅力是其后来成功的基 础。但是刘备也暴漏出他在战略和管理上的不足。

这时的刘备虽然并不得志,但还是有三点值得肯 定,更是所有创业者初始之时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坚忍不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 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刘备从24岁应征入伍,直至47 岁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才结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 的困境。正是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有了后来蜀国 这家企业的发展壮大。

礼贤下士——刘备对人才的看重从关羽、张飞就可 以看出端倪,而刘备在依附公孙瓒处时,“见赵云, 奇之,深加接纳”。后来赵云因兄长去世请辞归乡 时,刘备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赵云向刘备辞别 时则立下誓言“永远不会背叛您的恩德”。正是这种对 有才能之人不计身份的结交,才让刘备有了礼贤下士 的美誉,并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

仁民爱物——刘备曾称赞徐庶有王佐之才,可见对 徐庶的器重。当徐庶因母亲被掳,不得不请辞时,刘 备不忍看其母子分离,只好与徐庶挥泪道别。但正是 刘备仁民爱物的精神,才有了“元直走马荐诸葛”。

诸葛亮的加入是刘备事业腾飞的起点。《隆中对》 里对当时局势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使刘备思想豁 然开朗,于是恳请诸葛亮出山,帮他完成大业。很多 人将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的原因归在三顾茅庐上,这 只是其中之一,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已经间接地 阐述了他出山的部分原因。一是荆州乃军事要地,而 刘表定然守不住;二是益州土地肥沃广阔,那里的主 人刘璋则懦弱无能,此两地最终还是要归到刘备名 下。

刘备乃皇室后代,天下闻名,攻击曹操是民心所 向。这两点是从企业潜力和影响力来考虑,另外一个 因素是诸葛亮为自身考虑:当时刘备并不缺少勇士, 但缺乏真正的谋士,因此自己可以在刘备身边充分发 挥自己的才干,实现抱负。刘备自然不清楚诸葛亮所 想,但也从侧面说出诸葛亮出山的部分原因是蜀国这 家企业有发展潜力,并且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当然也 和刘备知人善用、用人不疑有很大的关系。自从得到 诸葛亮之后,这家曾经颠沛流离、数次濒临灭亡的小 企业终于走上发展壮大的道路。

刘备24岁应征入伍,47岁请得诸葛亮出山,63岁 崩于白帝城,其中竟然有20余年在不得志中,何况 是在比商场要惨烈百倍的战场中。刘备最终能够成就 伟业,靠的是坚忍不拔的精神、礼贤下士的态度和对 成功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些优点,我们同样可以在那 些已经成功的企业家身上看到,更是值得所有创业者 们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