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贴)何英十大经典唱段

(2013-05-17 14:31:14)
标签:

365

分类: 戏曲-剧评剧论

原文地址:http://fengnongzhusheng.blog.sohu.com/49581563.html

 

关于“十大”这种提法,我不是很习惯。但这篇文章写得很好,看得出作者对何英的迷恋。姑存一说,备录于此。而且里面有几段电声我还没听到过,回家去找资料补课。

 

一、《菱花镜》 《双玉蝉》选段

牵挂是菱花镜里形容瘦的痴,牵挂是夜夜珠泪枕上落的悲。《双玉蝉》的剧情颠覆了越剧才子佳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套路,生生展示青春少艾曹芳儿是如何一步步埋葬在封建礼教的坟墓之中。早在三十年代,老艺术家王杏花就曾主演过全本《双玉蝉》,而真正令《双玉蝉》名声大噪的,是何英一曲直追天籁的《菱花镜》。以情行腔,以腔述情,她潇洒地显示了一番天生黄莺和演唱技巧上的独家之长。1988年全国青年越剧演员电视大选赛,一曲《菱花镜》,何英以最高得分荣获最佳演员奖,使何英在表演技巧、唱腔技巧上都展现了自已极丰富变化的表现领地,嗓子音域宽,音色甜,发音擅于控制,行腔转折多变,带给我们的是那种欲诉不能的而哀怨绝望的震撼,完美的菱花镜,堪称何英越剧第一代表作。

 

二、《西湖山水还依旧》 《白蛇传》选段

山青青,水盈盈,峨眉西子一脉情,何英的白娘子就像雨中的西湖,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迷离之美,听着她在断桥处行云流水般地唱道:“一片深情付东流”,竟真有种烟波浩淼、枫叶萧瑟之感,顿觉春花晓月、寒柳残雪也为之失色。而看着她漫步于长长的苏堤,柳丝在雨中轻扬地吹,黄叶在空中孤寂地飞,让人想起: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那种静美,让人肃然。听惯了何英的唱,总觉得他人的西湖之行淡而无味,或许,缺的就是那份浑然天成的仙气吧。

 

三、《见李郎和衣卧似有所愁》 《杜十娘》选段

漏断人初静,枫落吴江冷。瓜洲渡头凄泠泠的小船盏着昏黄的小灯,当听得杜媺斜倚在船头柔情百转地唱道:“两年来夫妻情绸缪,半日不见系离愁”,声音直比飘落吴江的花蕊还要清泠洁白三分。何英的杜十娘是与众不同的高贵淡然,却又缠绵温柔到了极致,即使是《投江》的悲愤绝望,也带着有别于尘世的凄迷婉约。《见李郎和衣卧似有所愁》是整个专辑中最缠绵动人的一段,不同于《投江》的大段的念白,《见李郎》一开始就是何英婉转莺啼般的“见李郎和衣卧似有所愁,不由我挑银灯猜度情由”,一下子让人随着她极富感情的唱腔沉浸在十娘柔肠百转的情思里,接下来何英将五个“莫不是……”唱得迭宕起伏极富层次,最后那一声“嗳,待李郎酒醒后再问情由”,韵味十足,百听不厌。

 

四、《记得草桥两结拜》 《梁祝》选段

吐气如兰,馥比仙子,总喜欢用造化钟神秀来形容何英,似流岚,似暮霭,似江南一株婷婷白荷迎风摇曳。何英的楼台会不似袁老的悲切凄婉,也不似傅老的缠绵妩媚,从她的唱腔中,你可以感受到那种真正从心底流淌出来的离别绝望,那是古代大家闺秀敢爱不敢争的挣扎隐忍,是无可奈何的水流花落,宛转绝尘的瞬间,天地为之动容。

 

五、《孔雀春风软玉屏》 《西厢记》选段

何英的崔莺莺简直是飘落人间的仙子,翩然高贵,如梦似幻,不可方物。虽然,舞台版的《西厢记》并没有给莺莺太多的表演空间,更多的时候,她像是衬托张生而存在的美丽的符号,但仍是要感谢浙江小百花的,感谢她留下了何英越剧生涯这一最美丽的舞台形象。《孔雀春风软玉屏》并不曾出现在舞台版的《西厢记》中,它被收录在何英的《越剧九连环》专辑里,配乐清新干净,唱词从原著中化出且优美含蕴,如“碧窗外,花万点似爆竹纷纷;蝶双飞,花乱舞美景良辰。”“喜盈盈,凤萧象板合欢宴;羞答答,孔雀春风软玉屏。”何英如雪后清溪般的音质不负优美的唱词,十分到位地演绎出莺莺此时欢喜期盼的心理活动,且听来纯洁又妩媚。

 

六、《一生爱好是天然》 《牡丹亭》选段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听惯了昆曲张继青美伦美焕的《游园惊梦》,初听得何英春莺出谷般的“袅晴丝,吹来闲亭院,东风里,摆漾春似线”,顿觉清新诗意得如画如卷,穿过她春风拂晓的唱腔,似乎能看见柳荫花畔,杜家小姐轻移莲步款款而来,半举团扇半含羞地抬眼睫欣赏春景,那一句“整花钿,羞觉菱花窥半面,惹得我宜春髻子彩云偏”,在何英唱来即活泼又端庄,而“可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端底就是何英个人的写照,淡然脱俗得仿若从泛黄古书中走出的吴带当风。

 

七、《新房之中冷清清》 《碧玉簪》选段

何英初学金派,曾出演过全本舞台版《盘夫索夫》,金派的传统剧目她是熟悉的,而她似乎尤为喜爱《碧玉簪》中的这一段,80年代出的专辑中就曾用傅派的唱腔来演绎这一段,在我听来,竟比金派还要动听缠绵,当听得她轻轻温温柔柔地唱道“新房之中冷清清,为何不见新官人!”唱腔空灵清澈,情真意切,将初嫁女儿的欢喜期盼和忐忑猜疑演绎的淋漓尽致,叫人不由替她责怪起她那自作聪明又爱猜忌的新婚丈夫。05年何英新出了一张专辑,又将此段重新配乐收录,客观地讲,不如80年代版本多矣。

 

八、《昭君出塞》 《四大美人》专辑

何英的这曲昭君出塞可以分别在《四大美人》专辑和《越剧九连环》专辑中找到,不知道哪张更为早一些。我很喜欢将她的这段《昭君出塞》和赵海英版的《昭君出塞》比较,一个缠绵哀怨,一个豁达大义,一个声声感叹自已命运的不幸,一个句句期盼华夏的和平。何英的唱腔诚然是属于灵这一派的,当听她唱道:“车马悠悠塞外去,一字雁行声声唤,秋风吹过雁门关,她怀抱琵琶去和番!”一颗心也不由随着她到了黄沙起狼烟翻的大漠。何英的唱是小女儿情思的,站在王昭君这个人物所背负的历史责任感上,我更喜欢赵海英版的大气厚重,但何英这一时期的嗓音犹为明亮,阳春白雪般的清透晶莹。

 

九、《捧嫁衣》 《大观园》选段

一直以为,何英是难得的能将“山中高士晶莹雪”和“世外仙姝寂寞林”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完美集于一身的奇女子。浙百的《大观园》,我看过一遍就不忍也不愿再次触及,失败得到了令我觉得替何英难过的地步。但是《捧嫁衣》这段唱,却很精彩耐听,何英的情感起伏把握得非常好,实显功力。

 

十、《苍天不佑薄命人》 《孔雀东南飞》选段

据说,何英曾经出过《孔雀东南飞》的电声专辑,而这也是她自已比较满意的,非常遗憾,我曾经努力寻找过却至今无缘得见。05年新专辑中《苍天不佑薄命人》这一段,不知可在当年的专辑之中?每次听到这一段,我都无法将何英倔强坚韧的性格与兰芝的娇弱顺受联系在一起,或许是何英的性格太淡然,反而使这个唱段有种更令人动容的哀伤,当听得她用更加成熟沧桑,又不失干净哀婉的唱腔唱道“仲卿啊仲卿你快快回,再不回,夫妻相会要在梦三更!”的时候,我心中那永远的越剧仙子分明又飘回来了。

 

 

    另有两段值得细品收藏:

1、《三支香》 《情探》选段

最精彩的何英版《三支香》出自她和许杰的电声《情探》,其次是90年代何英的《三支香》MTV,声音温柔甜糯得能捏出水来,窃以为,何英适合《情探》上部份的桂英,而后阳告起则是陈飞的好些。

 

2、《疏帘风细传琴声》 《西厢记》选段

浙百《西厢记》中莺莺的一个经典唱段,何英演绎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有她的莺莺真正有那份和张珙琴心相契之感,空灵的声线仿佛真能穿过疏帘,和着琴声,令人身心皆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