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DAY深度分析

标签:
股票 |
分类: 公司 |
雪球:水聿先生
2012年10月13日,$Workday(WDAY)$在纽交所上市,IPO首日价格大涨74%,市值达到95亿美元,超过Groupon、Zynga等公司,成为Facebook上市以来,美国科技企业最大一宗IPO,而这一切,$Workday(WDAY)$只用了7年时间。
行业规模:
WORKDAY是基于云计算的企业资源管理软件服务公司,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工资单、员工经费、财务、采购等全链条管理。根据IDC数据,全球企业资源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在2011年达到390亿美元;云端服务类企业软件行业市场规模也有230亿美元,按照IDC预计的每年24%年复合增长率,市场规模将于2016年达到670亿美元。如果包括其他类企业管理软件,整个企业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在2011年高达到1030亿美元。
http://xqimg.b0.upaiyun.com/13abae79da0e03fe185b3195.jpg!custom.jpg 查看原图按照WORKDAY 2011年年报,其2011年1.34亿美元的整体收入仅占市场规模0.12%。而企业软件市场大型公司只有SAP和ORACLE,因此WORKDAY在收入上还有巨大上升空间。
公司概要:
WORKDAY是美国目前唯一一家为企业提供全套基于云计算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服务公司。凭借云计算系统,跨国企业和敏感性公司可以实现全球所有员工同时在线办公,数据录入,修改;管理层可以依靠实时数据对问题作出判断,跨国公司实现全球统一版本无缝连接;所有员工可以登入网页版本、桌面版本和移动版本进行数据操作。
WORDAY成立于2005年,在过去三年当中,收入分别为:2500万美元、6800万美元和1.3亿美元,实现了128%的年复合增长率。然而由于前期高昂的研发成本,公司一直保持亏损状态,净亏损三年分别为:5100万美元、5600万美元和7900万美元。
http://xqimg.b0.upaiyun.com/13abae80083e23fdf4829060.jpg!custom.jpg 查看原图目前公司拥有1550名员工,为350个大型公司、跨国集团服务,最大一家客户拥有20万名员工,云端软件形成21个语言版本。
商业模式:
就商业模式而言,WORKDAY是一家服务公司,而不是产品公司。为其用户提供3-5年为一期的云端企业管理软件服务为主要收入,同时为一些高端用户提供更为专业的定制服务。
WORKDAY创始人是原PeopleSoft创始人,17年的行业经验让他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轻车熟路,凭借经验和行业认知,借助云端服务,有效避开了SAP和ORACLE两大巨头的夹击。而HCM(HumanCapital Management)系统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经验性,属于大型机系统,暂时没有云端服务类公司涉足,因此这个切入点又很好的回避了现有云端企业服务两大巨头:SalesForce和NetSuite,前者提供CRM系统而后者主要是为中小企业EPR系统。
WORKDAY开辟出一片蓝海,凭借17年行业经验,借助云端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开拓跨国集团市场。然而针对云端服务前期的缺乏针对性和功能性不足等问题,公司又增加专业定制服务为企业提供针对性IT解决方案。
核心盈利点:
WORKDAY通过云端服务,将传统的卖软件更换为卖服务。在云端为企业提供数据管理、模型计算等服务。企业根据员工规模和使用年限付钱。云端服务的高效接入、模式统一和操作便捷满足了大型跨国企业统一管理需求。而对于企业针对性需求,WORKDAY则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技术服务。
http://xqimg.b0.upaiyun.com/13abaeb18c9e43fd61bda9a9.jpg!custom.jpg 查看原图云端订阅服务:WORKDAY的核心收入,边际成本低、技术壁垒高,过去三年中收入占比逐年增大,2011年占全年总收入65.9%。云端服务的最大特征在于统一性,全球员工通过互联网获取同一版本、统一界面的企业软件。所有数据资源均在后台服务器上运行,所以只要网络顺畅,无论在手机、IPAD还是高低端配置电脑,用户都能获取统一的操作体验。同时及时在线的数据更新和处理使得管理层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方便有效判断。WORKDAY每年为云端服务器进行3次更新,区别于传统软件的每次更新的下载、安装、调试。云端企业软件在服务器短更新之后,用户可以即刻享受新版本服务。云端服务需要大量数据挖掘和案例分析才能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也是2005年成立到2008年三年间公司表现平平,却在2008年后进入高速增长的关键原因。
同时,云端订阅服务边际成本低,从2008年到2011年,云端订阅服务收入从1300万美元增长到8800万美元,累积增长576%;而订阅服务成本仅从600万美元增长到2200万美元,累积增长260%;无论从增长绝对值还是增长速度来看,订阅服务收入的情况都远好于成本情况。
http://xqimg.b0.upaiyun.com/13abaeb4da2e63fddd390a71.jpg!custom.jpg 查看原图这是因为除去研发费用之外,订阅服务的成本主要是服务器资源消耗费用,大用户量可以更有效使用服务资源,降低摊销成本。
专业定制服务:该项服务收入占比少,人力成本高,主要目的是弥补云端订阅服务统一性带来的高端企业定制性不足的问题,战略意义更加明显,同时一线人员的用户需求整理可以帮助完善云端订阅服务,增加云服务壁垒。由于专业定制服务的战略性以及和云端服务的互补性,WORKDAY一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人员的训练和培养。同时,为了提升服务水平,公司投下重金与埃森哲、IBM等传统IT咨询公司合作,帮助企业提升操作体验,这一方面也加大了专业服务成本。
2008年到2011年,专业定制服务收入占比从45.5%下降到34.8%;收入成本方面:过去三年,专业定制服务收入从1100万美元增长到4570万美元,同比增长310%,而成本从1380万美元增长到4300万美元,累积增长210%;这两项数据和云端服务均有明显差距。
http://xqimg.b0.upaiyun.com/13abaeb8b70e83feceabf7d3.jpg!custom.jpg 查看原图核心挑战:
WORKDAY是一家发展思路清晰,战略布局严谨的公司:以操作方便、技术高端介入便捷、边际成本低廉的云端服务为基础,开发HCM(Human Capital Management)软件为切入点,再结合专业定制服务获取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云端优势。通过7年的发展,WORKDAY逐渐形成自己完善的云端企业软件服务并降低了对核心产品(HCM)的依赖。
同时,WORKDAY没有出现对大客户的集中依赖,所有客户的收入贡献均不超过5%。
WORKDAY的高速发展主要得力于创始人David,他在25年前创建了PeopleSoft,用了17年的时间(1987-2004)将PeopleSoft做成首屈一指的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并在2004年被Oracle以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凭借17年积攒下来的经验和人脉,David准确捕捉云端服务市场,并于次年(2005年)创办WORKDAY。把传统大型人力资源软件放在云计算服务器上,不但避免了和传统企业软件公司的的竞争,也在云端服务类公司中别树一帜。
WORKDAY的成功得力于公司创始人的丰富经验和常年累积的行业认知,但是高速发展的背后仍然隐含挑战:
企业数据安全及隐私:和传统企业软件不同,云端服务将所有企业数据、资料、计算、模型都存储于服务器端而非本地电脑。而这些资料是企业用户运营的核心数据,一旦发生丢失、被盗、篡改等相关问题,WORKDAY会因此承受巨额赔偿。因此公司的高速发展和企业用户对WORKDAY云端服务的依耐性在短期会有一定的担心,而随着对服务依耐性增加,后台服务器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压力也就随之增加。目前WORKDAY使用多处异地备份、第三方监管的方式保证数据安全。但是这也将是未来WORKDAY在发展中遇到的核心挑战。
网络现状和软件网络消耗的矛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本身对后台运算、数据处理和结果可视化有较高要求,因而软件庞大,功能繁杂,如此庞大繁杂的软件全部交给后台云端服务器将对网络和服务器造成较大压力。目前为止,SAP和ORACLE均使用为企业量身定做本地服务软件,仅有很少一部分针对性服务实现了云端服务。而目前两大云端企业服务公司也选了相对后台计算较少,信息存储为主的CRM系统和ERP系统。将结合大量数据、资料、模型、功能和计算为一体的人力资源类企业软件直接存放在云端目前还没有公司涉足。大量的研发费用和服务器资源消耗以及对网络情况和后台服务器的依赖将是未来客户数量不断增加遭遇的巨大压力。
谁在使用WORKDAY:
WORKDAY是目前唯一一家通过云端服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公司,其企业用户主要为大型跨国集团或者对市场信息非常敏感的公司。云端服务可以帮助这些企业员工无缝连接操作、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公司信息。
Salesforce.com:Salesforce.com目前正在经历高速全球化过程,因此急需一套HR系统来帮助进行全球化管理:全球员工信息统计已经全球资金往来情况追踪。同时这套系统要能够方便日益扩大的员工队伍迅速掌握并在各个国家安全使用,最终,他们选择了WORDKAY。
ChiquitaBrands:Chiquita是全球领先的食物生产、销售商。目前的三套HR系统已经不能支撑其日益扩张的产品线和全球工厂。虽然该公司开发了一整套灵活多变的IT服务系统,但是无法进行全球化统一管理,三套HR系统独自承担部分任务,无法整体运行,最终,他们选择了WORKDAY云端管理服务。
选择之后,在5年时间里面,和传统HR系统相比,公司节约了30%的开支。同时节省了每年120万美元的人员雇佣费用。
BrownUniversity:BrownUniversity是美国最古老的七所大学之一,形成了一套独自的本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该套系统缺乏更加现代化的流程管理。陈旧的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大学对于教职工队伍的薪水跟踪、管理、发放、绩效奖励等功能。同时现有系统的难操作性和固定地点接入等情况限制了系统的易用性和接入性,最终,他们选择了WORKDAY云端管理服务。
其他云端服务商:
WORKDAY目前处于一个非常有趣的“保护期”,基于云端的人力资源等企业服务正在逐渐蚕食SAP、ORACLE引以为傲的市场。但是由于市场规模太大,蚕食份额不大以及传统软件厂商转身云端服务成本太高等原因,他们无法在短期对WORKDAY业务形成有力竞争。另外一方面,1998年出道的SalesForce.com和NetSuite这样云端服务公司因为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软件的专业性、复杂性、经验性和搞技术要求而无法涉足。
进而,WORKDAY在一定时期进入了真空地带高速发展。这是David自身17年从业经验的结果,因为他把公司带到了时代的前面,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终极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
从单纯竞争上,出于云端服务软件和本地大型软件在底层代码架构上的不同,传统厂商很难转型实现;相对而言,现有成熟的云端企业服务公司,通过和专业性公司合作,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更具可行性。
这里就要提到SalesForce.com和NetSuite两大云端服务商,其中SalesForce成立于1999年,他和今天的WORKDAY非常相似,13年前,他创造性讲传统基于本地的CRM系统放在云端,造就非凡成功。而今天,WORKDAY将更加复杂繁琐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放在云端,试图重写当年传奇。有趣的是,SalesForce.com目前正是WORKDAY的用户之一。
http://xqimg.b0.upaiyun.com/13abaebc469ba3fe59a6c4c5.jpg!custom.jpg 查看原图WORKDAY与SalesForce的收入增加极为相似,虽然事隔13年,但是同样的套路取的了同样的成功。然后从净利润上来看,WORKDAY的表现却远不如SalesForce:
http://xqimg.b0.upaiyun.com/13abaebfad7ea3fdd9be7ded.jpg!custom.jpg 查看原图这主要由于WORKDAY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用。
http://xqimg.b0.upaiyun.com/13abaec2dd5bc3fb59c9ac96.jpg!custom.jpg 查看原图虽然两个云端服务公司都很类似的在随着云端软件开发的完善和收入水平的提升,研发费用占比均保持下降,然而WORKDAY在研发费用上的开销却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是因为David在云端的基础上投入了的抱负:
l
l
l
l
而以上几点,是做了13年的SalesForce都暂时不能实现的功能,而拥有17年从业经验的David却在一开始将这个作为WORKDAY的要求,这一次,WORKDAY又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未来发展预测:
未来5年将有一次爆炸性增长:由于传统企业软件使用周期与WORKDAY人才储备两个因素,未来五年公司将经历爆发性增长。于WORKDAY人才储备原因,未来五年公司将经历爆发性增长。这个爆发性增长主要来源于两个原因:首先,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了企业管理软件的高潮,大量企业购买安装企业软件的时期都在1990-2000之间。传统软件的使用寿命大致在10-20年,这意味着在未来的8年时间,有大量企业将会更换已有企业管理软件。而这部分企业将成为WORKDAY的潜在客户。
http://xqimg.b0.upaiyun.com/13abaec60cabe3fdf97cf686.jpg!custom.jpg 查看原图另外一方面,2010-2011年,研发成本增加了2280万美元,其中有1800万美元用于了员工补偿性支出;2009-2010年,研发成本增加的910万中有760万用于了员工补偿支出。在销售和市场方面,2010-2011年,成本增加的3390万美元有2470万用于员工;2009-2010年,成本增加的3650万美元中有2090万用于员工。可以看出,WORKDAY一直在保持着高比例的员工投入,这将保证公司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应对即将到来的爆发性增长。
专业定制服务战略明确:过去三年,云端服务已经实现了逐年增加的净收入,而专业定制服务只能算基本持平,原因是高昂的人力资源费用和培训体系费用。然而专业定制服务的核心意义根本上在于弥补云端服务缺失,增强针对特定企业对SAP、ORACLE这样公司的竞争力。因此专业定制服务更多是一个支持性部门而非盈利部门。WORKDAY由于前期用户人力资源紧张而和大量第三方咨询公司战略合作的方式捆绑了专业服务收入。随着云端服务逐渐完善和用户量需求增加,专业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目前专业定制服务部门的业务相对冗杂,既有对云端服务的补足和提升,又需要和第三方咨询公司协作增加收入来源。未来专业服务会逐渐清晰化:专业定制服务将更多将会偏向支持部门,弥补云端服务的补足;同时针对高端客户进行产品深度研发定制。因而该项收入未来的收入占比将持续缩小。
私有云:对于大型跨国企业提供公司内部私有云建立,提供一站式公司企业管理系统方案。基于共有云端服务的信息私密性和安全性考虑,大型企业集团只会在人力资源等非财务系统使用类似服务,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WORKDAY可以为企业内部建造私有云,将数据、资料、模型和相关流程计算存储于企业私有云中,并通过开放API接口链接其他相关本地软件,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公司企业管理系统方案。
多产品融合方案:WORKDAY将在HCM基础上加紧全系类基于云端的软件开发,同时会开放部分API帮助第三方外包公司提供附带本地功能,类似于MSN的插件,帮助本地用户更好的使用云端服务。WORKDAY对于云端服务的强势介入很可能会联合SalesForce规范云端接口协议,最后实现多公司、多云端系统的无缝连接和数据追踪。因为云端服务和腾讯基于IM的通信帝国不同,后者走向封闭,而前者需要走向开放,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企业云端管理软件方案。
写在最后:
在见过的所有互联网公司里面,WORKDAY的成功是最必然的,17年从业经验对企业管理的软件的深度认知以及54亿美金的收购案,使得David顺利走上了基于云计算的管理软件服务道路。而巧妙的云端选择和HCM系统作为切入点又让WORKDAY进入了真空一般的高速发展阶段。
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加上日益扁平的地球。大型跨国公司更加迫切的需求多点、及时、统一、便捷、不受设备限制、地点限制的协同办公。
WORKDAY,正是此时。
2004年,SalesForce.com上市,开盘价格15美元,8年后,一路上涨到158美元。
WORKDAY不会是另一个SalesForce.com,因为WORKDAY,用不了8年。
前一篇:Hyperloop项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