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战斗的周鸿祎
(2012-03-26 14:42:15)
标签:
财经 |
分类: 公司 |
一直在战斗的周鸿祎
从3721时代到奇虎360,周鸿祎一直在打仗。第一场战争是与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当时3721的盈利模式为提供中文网络实名服务,并收取流量导入费,CNNIC在其后推出通用网址服务,重新宣布网址资源领域的“游戏规则”。在新规则下3721被“商谈”交出用户数据库、服务器与技术等,3721则负责市场推广、收费,并需要定期向CNNIC交付运行管理费用。对于3721来说,按照新规则行事,不仅会沦为“CNNIC代理商”,而且用户与市场会也会被其他代理商抢占。对此心知肚明周鸿祎自然不能接受新规则,于是抓住CNNIC官商角色混乱这一点,进行猛烈的抨击,甚至指责CNNIC为“私刻公章的非法机构”。最后虽然打输了侵权名誉的官司,公开向CNNIC道歉,却最终保全3721。
第二场战争是与百度。百度的出现是对3721模式与规则的颠覆,因为用户搜索请求直接可在百度及百度工具条上完成,而不用再去3721,双方矛盾由此爆发。在战争期间,3721与百度将用户桌面作为战场,不仅让自己的客户端插件难以卸载,而且互删对方的客户端,流氓手段不断升级。此战最终结果为3721被判停止妨碍百度工具栏安装,3721实力因此被削弱。
第三场战争是与雅虎中国。周鸿祎在出走雅虎中国,主政奇虎后,推出360安全卫士专杀流氓软件,其直接目标即指向雅虎助手(原3721系统)。数据显示,当时通过360安全卫生每日卸载的雅虎助手达60万次以上。刚接手雅虎中国的马云因此与周鸿祎反目,斥其为“伪君子”,并发誓旗下所有公司都不会再与周鸿祎合作。在360安全卫士回砍老东家同时,双方间的口水战不断升级,最后的结果360的崛起以及3721的完全没落。
第四场战争是与腾讯,又称3Q之战。360与腾讯之间的争斗贯穿整个2010年,并在10月28日全面爆发。360在战争开始后快速推出重型武器“扣扣保镖”,禁止QQ弹出广告并禁止相关插件,该款软件72小时内装机量突破1000万,按照当时发展速度,腾讯的收入预期将遭遇重创。11月3日,腾讯做出了那个众所周知的“艰难决定”,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要求用户二选一。此次战争因工信部的介入而平息,360的客户端装机量不久后也恢复正常。
其实早在3Q战争之前,360已与其他互联网安全服务公司广泛结怨。例如:2010年3月,百度工具栏和地址栏两款软件被360安全卫士定义为“恶评插件”,被百度告上法庭;2010年5月,360安全卫士强行卸载金山网盾;2010年5月,可牛公司的“可牛杀毒软件”刚上线,就被360拦截等等。可以说,360崛起过程就是不断与其他公司争斗、抢夺市场份额的过程,在上述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周鸿祎好斗性格暴露无遗。有分析者认为,周鸿祎从事工作的“排他性”非常强,在规则混论的中国互联网领域,注定得通过打来解决问题,比如地址栏插件只能有一个存活,安全软件客户端只能有一家。但不管怎么说,360能够在网络安全领域闪电崛起,与周鸿祎彪悍战斗作风直接相关。
2. 从“流氓软件之父”到“产品经理”
在3721时代,为推广3721这款产品,周鸿祎想到在浏览器地址栏做插件方式。即当用户打开某个网页或安装某软件时,3721插件就强行安装进用户电脑,且无法卸载,并不断弹出弹窗广告。3721由此被视为流氓软件,周鸿祎则被称为“流氓软件之父”。
时隔7年后,周鸿祎再次创业,对于3721恶意破坏用户体验的行为进行反思,扛起“用户利益至上”的大旗,并为360注入重视用户感受、持续改进用户体验的理念。这种理念直接体现在360推出的产品中,例如奇虎刚推出360安全卫士时,先是从清除恶意插件入手,等该功能做深做细并受到普遍欢迎后,再提供木马查杀、漏洞修复等项目;再例如在客户端弹出提醒上,为了不对用户造成干扰,360通常会在电脑普通状态时提示,如果它感知用户在全屏或游戏状态,就会不弹出提示。对于产品的专注与细致,也让周鸿祎被一些IT人士赞为“中国最优秀的产品经理”,没有之一。
注重产品体验的理念同样体现在360杀毒、360保险箱、360软件管家以及360浏览器等系列产品中。周鸿祎此前在接受采访时称,“人们通常认为免费无好货,但在互联网上免费有好货,甚至比收费的更好。因为互联网上产品间的转移成本太低了,如果产品不好用,用户说走就走,反正也没花过钱,不心疼”,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周鸿祎为何持续改进360安全卫士等免费产品的原因。
三、奇虎360的业务模式:免费+增值服务
1.奇虎360赚钱路径:将用户流量变现
奇虎360的业务模式为Freemium,即Free(免费)+Premium(增值服务)。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是推广手段,用来培养用户忠诚度,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出互联网增值类服务。
Freemium模式第一步是要推出网民日常必用的一项免费服务,360选择了网络杀毒(百度提供搜索、腾讯提供即时通讯),但如何能让杀毒这项服务快速获得用户,周鸿祎选择“逆向操作”策略。周鸿祎对此描述为“传统的杀毒公司都卖软件,360就把杀毒作为服务;传统杀毒一年升级几次,360就天天升级;传统杀毒收费,360就免费。别人怎么做,我就从相反的方向去做。”免费策略让360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海量用户,截止2011年1月,360活跃用户数量接近4亿,覆盖85.8%的中国网络用户。
Freemium模式第二步是打通用户流量与盈利之间的通道。简单来说,360赚钱途径是这样,先用安全软件建立公信力,吸引海量用户,再将360海量用户转换为360浏览器用户,浏览器会带360网址导航与搜索框,因此可以将用户流量变现。具体来看流量变现的四种方式:1)当你打开360浏览器后,会看到360导航页(首页),首页上每个位置都有广告;2)360浏览器上会有搜索框,当用户在搜索框中搜索,360就可以从搜索引擎处分成;3)提供由第三方开发的网络游戏,即网页游戏联合运营业务,如偷菜等游戏,收入可与游戏方分账;4)提供产品入口(如360软件管家),收取软件推广费等。来自百度3月24日统计数据显示,360安全浏览器3月份的市场份额达19%,仅排在第一名IE浏览器之后。
除了上述四种流量变现方式,360还提供其他增值服务收费,例如安全备份存储等。2010年7月,周鸿祎接受采访时称360未来计划推出两个增值服务:一个是安全存储,预计1%的人可能愿意买,大概一个月收入能达3000万;第二个是真人一对一的远程维护服务,比如说中老年人对电脑不懂,360会有技术人员远程连到其电脑上,一对一贴身服务,并收取服务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