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鸡人爱阅读吗?

(2017-05-25 08:52:27)
标签:

阅读达人

书吧

借书证

出版

课标

分类: 文化
一年读书275册,日均阅读0.75册!日前,宝鸡图书馆联合市读者俱乐部对10名“阅读达人”进行表彰。据悉,去年一年,市图书馆新增办证读者3691人,电子图书下载14万人次,手机移动图书馆点击30多万人次,数字阅读连续8年增长。但图书馆只是一隅,着眼全市——

巨侃 

宝鸡人爱阅读吗?
图一:阅读达人张世魁在家里读书。

宝鸡人爱阅读吗?
图二:张世魁作的读书笔记。

宝鸡人爱阅读吗?
图三:万邦书城内的宝鸡作家专架。

宝鸡人爱阅读吗?
图四:书吧里也能卖自行车。

 
从图书馆看阅读:总量不大,增长迅速

鼓励阅读,看书多了有奖,今年4月下旬,宝鸡市图书馆表彰奖励了10名“阅读达人”,这10名阅读者,通过在市图书馆办理的借阅证,在去年一年里共计借阅图书1951册,每人年均阅读图书195册,日均读书0.53册。其中占据“阅读达人”排行榜首位的一位阅读者,全年阅读量达到惊人的275册,日均阅读量0.75册!也就是说,每两天就要看1.5册的书!市图书馆给这10名海量读者颁发了“阅读达人”证书和购书卡奖励,号召宝鸡市民向他们学习。
读书借阅证的办理数量,是衡量市民阅读人数的一个重要指标,记者以宝鸡市图书馆为例,进行了相关调查。
经调查,市图书馆从2014年换发新证至今,持证读者共计18108人,2015年新增借阅读者不到3000人,2016年新增3691人,其中未成年读者占据相当比例,在2016年市图书馆外借图书38万册中,未成年人借阅量就占了1/3,借阅次数多,阅读量大,说明具有相当的活跃度和增长潜力。
记者注意到,这一数据也和10名“阅读达人”的人员结构吻合。10名“阅读达人”,6名是60岁以上的男性老年读者,4名女性办证者,都是为自己上小学的子女或者孙子办理的借阅证,未成年读者占据了“阅读达人”的近半壁江山。这也从侧面说明,女性家长更注重于引导和培养孩子自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读书的人和过去相比,肯定是越来越多。但18000多名持证读者,和宝鸡三百万人口相比,差距还是不小!”宝鸡市图书馆馆长刘掌全回忆说,2005年宝鸡创文时,图书馆只有几百个借阅读者,有了新书后,读者开始增多。这几年,每年新增图书4万册左右,随着新陈代谢的加快,持证读者也不断地增加。明年新馆开放后,相信图书馆的“吞吐量”会大增。
“增加新书是一方面,还要方便市民阅读,图书馆必须走出去。”刘掌全说,针对图书馆3公里半径之外市民不好来阅读的特点,市图书馆在全市办了35个借阅点;为让市民能从书店借书看,2015年,在全省首家创办“你阅读,我买单”活动,图书馆和书店合作,图书馆读者去书店借书,看完后还给图书馆,由图书馆买下此书后留存;为了市民足不出户又能看到新书,去年又推出线上合作,读者从淘宝网上选书订书,收到图书阅读,阅后交图书馆,图书馆买单。
“图书馆藏书70万册,多达40%的藏书都是‘死书’,从来没人借阅过,我们为什么不能让读者参与进书呢?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减少了图书馆的资源闲置和浪费,读者又能读到更多更好的新书,皆大欢喜!”刘掌全说。据统计,“你阅读,我买单”活动推行一年多来,市图书馆通过读者媒介买书3000多册,有些在外地上大学的学生,依然使用借阅证在线上借书看,这是一个喜人的变化!
除了传统阅读方式,数字阅读也是考量市民阅读的一个重要指标。仍以市图书馆为例,为适应市民阅读新变化,图书馆组建容量为30万本的电子图书数据库,统计显示,数字阅读连续8年增长,2016年,电子图书下载量14万人次,手机移动图书馆点击量30多万人次,这几年,数字阅读增长幅度明显超过了纸质阅读。
时代的变化,市民阅读方式的变化,促使市图书馆做出更多贴近读者的改革,这种改革正在日益影响着宝鸡市民的阅读生活。

从书店看阅读:学生消费,主题带动

书店是市民阅读和购书的重要场所,记者走访了宝鸡市区几家书店。
宝鸡书城是市新华书店旗下的一家国有书店,主营教辅、社科类图书,书城经理潘永峰说,书城每年的图书销量都能保持8%的增长率,学生和企事业单位是购书主力。他认为,流入人口少限制了宝鸡的读书人数,宝鸡人的阅读特点是靠政府、舆论引导下的一种主题阅读行为,即围绕着一项新政、一次活动、一个文化事件进行读书,这和自发、自觉性读书尚有不小的距离。
比如:2016年,中央开展“两学一做”活动,随着《“两学一做”活动系列丛书》的发行,各行各业尤其是企事业单位购置了大批丛书,宝鸡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
高考提高语文成绩比重后,《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成为学生的书桌必备,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再次回归,直接促进了市民阅读;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时,原著一度脱销……
“‘宝鸡人爱阅读吗?’这个问题有点大!我认为,不是市民不阅读,而是没有阅读环境。”宝鸡万邦书城经理毛智英说。
他所言的阅读环境,不仅是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商品,合理的价格,温馨的场所,优质的服务,还是一种宝鸡眼下亟需的“大环境”。
“那年我去日本参观考察时发现,日本的商场书店化程度很高,走在街上随时随地能看到书;而我们这里,走在街上随时随地能看到棋牌室,‘挖坑’能挖到电视上!我们的学校,有几家能实现图书进班级、进走廊?”
大环境的改变需假以时日,小环境的打造则是力所能及之事。据了解,为配合近年来的全民阅读、书香宝鸡建设,作为民营书店的万邦书城,为市民做了许多有益的读书推广活动。例如:陈仓书屋的免费阅读,周末假期的读书交流分享会,仅去年一年就办了50多场次,多次赞助朗读大赛和征文比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万邦设立的宝鸡作家专架专柜,第一时间推出宝鸡作家最新出版的作品,不少本土作家的签售会,就在万邦古色古香的地厅里举办……
和万邦书城一样,宝鸡教育书店也是成立24年的老店,他们在读者阅读环境的打造上似乎更加“彻底”。
走进和宝鸡文理学院隔路相望的教育书店高新店,发现传统的书架林立的书店模式已被书吧模式替代,除了舒适惬意的阅读环境和提神醒脑的咖啡服务,还设有朗读台、民族乐器培训室和家庭书房等功能区,货架上展示的不仅仅是书,还有大量的文创产品,吸引人们走进去,坐下来。

从团体看阅读:职工书屋,蔚然成风

去年11月,宝鸡市总工会为2016年度创建的20个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集中配送图书。截至去年底,全市“职工书屋”示范点达到180个,据悉,今年全市还将创建20个“职工书屋”示范点,使更多职工能够享受到就近阅读的乐趣。
职工阅读是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几何时,宝鸡的一些厂矿企业图书馆因为经费原因,设施落后,图书陈旧,大量书籍走进了废品收购站,原有的职工书屋有名无实,远远不能满足职工的阅读需求。
从2008年开始,宝鸡市总工会在全市各基层工会组织开展了“书香陈仓·文明宝鸡”职工读书活动,采取“重点扶持、以点带面”的方式,投资160万元在生产一线职工人数较多的基层企事业单位、社区、重点项目建设工地、车间班组、学校,创建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
 据了解,全市市级“职工书屋”创建9年来,示范点已累计建成180个,“职工书屋”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藏书量220万册,音像制品3.5万张,联网电脑860台。其中10个“职工书屋”被中华全国总工会确定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6个“职工书屋”被确定为全省“职工书屋”示范点。
大型厂矿企业引进了“书吧”管理模式,集图书阅览、视听欣赏、小型讲座和文化休闲于一体,在拓展图书室功能的同时,着力提升环境的舒适度,使职工能够释放工作压力快乐阅读。这方面的好典型是宝鸡卷烟厂工会筹建的职工阅览室,它从借阅次数居前和“爱心读者”中评选出60余名职工成立了“职工读书俱乐部”,开展“读好书、谈体会、荐好书”活动。职工阅览室还延伸服务到基层,相继在制丝、卷包、动力车间和物流中心创建了“职工书屋”,满足一线职工的读书需求。
好书好环境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阅读热情。据宝鸡卷烟厂工会负责人介绍,2016年全厂职工累计借阅图书9200余册,阅览人数达126000人次。图书阅览室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书屋” “优秀书屋”等荣誉称号。

从市民看阅读:出版放开,精品书少

宝鸡市民怎样看读书这件事?记者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段的读者。
张世魁,82岁,市政工程公司退休干部,宝鸡图书馆连续两届“读书达人”,2015年、2016年分别借阅图书278册、275册。阅读方向:励志类、社科文史类和名人传记。
记者问他为啥一年能读这么多的书?张世魁说他的读书方法是:好书精读作笔记,坏书一览而过。他所说的“坏书”,指的是那类内容千篇一律、人云亦云的所谓励志书。而对那些有思想深度的好书,比如《季羡林百岁人生笔记》《劣根禅》《妞妞》等,他不仅细读精读,还寻章摘句作笔记写下感悟。记者看到,他近三年作的读书笔记竟有30多本,每本都写满工工整整的正楷字。他说看书眼睛累了,就用自编的健身健眼操休息恢复一下,然后接茬看书。老先生的读书精神,令人钦佩!
市图书馆是老先生经常去的地方。他说图书馆架子上的一些老版书还是要经常除尘清理,报刊阅览室楼层太高,不便于老年读者阅读,建议在社区多设一些图书点,“让图书下街道。”
杨单和冯惠,两位女士都有一名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孩子都爱阅读,去年一年的阅读量都达到了180本以上,被图书馆评为年纪最小的“阅读达人”。两位母亲说,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从小就陪她阅读,讲故事,现在每晚睡前都要陪孩子听书。她们认为阅读有两个好处:一是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独生子女难免孤独,通过阅读找到情感交流的对象。她们强调说:“孩子阅读取决于家长,家长一定要多和孩子一起阅读。”对宝鸡人爱不爱阅读这个问题,两位母亲的看法也是一致的,随着全民阅读推广,读书的人必定越来越多,年轻人肯定是阅读的主力,只要是读书,不管是阅读电子图书和手机阅读都应该支持。最后她们建议:现在书店的书折扣比前些年少了,书价对工薪阶层来说还是贵点,借书比买书要经济。另外,在市区主街道应该多些图书借阅点。
宝鸡市姜谭联立高中一年级学生柴浩淇说,现在高中阶段虽然课业比较重,但学校每周都给学生安排有阅读时间,相关的读书活动、文娱活动也经常组织。学生课余通过手机阅读,以情感、神怪、盗墓、猎奇、探险类书籍居多。
80’后宝鸡文化策划人、图书出版媒介人谢亚良,日前刚出版了自己的一本“微信体”散文集,已在万邦书城上架。他认为出书和阅读之间,存在一个正比例关系,“一个城市,喜欢写书、出书的人多,喜欢阅读的人就多。”近五年,宝鸡自费出书正处在热潮期,一大批本土作家、诗人和业余文化写手都纷纷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各文联单位也积极提供出书渠道予以鼓励和支持,书店开展的新书签售会一波接一波,这对营造宝鸡整体读书氛围肯定是大有裨益。
“但出书门槛低了,书店里的书多了,好书却不多。”谢亚良说,有的书,名字起得吓人,内容却空洞无物;有的书,一看就是网上拼凑之物;有的书,内容老生常谈,似曾相识,感觉换了个出版社又重新印刷出来;还有的书,基本的遣词造句不过关……
“我认为,现在出书方面应抬高出版门槛,审定出书标准,应多出精品书和优秀读物,啥叫精品书?就是经得起时间检验、读者检验、具有阅读价值的图书。反映宝鸡内容的书应多些文化植入,少些广告软文。政府应设立个出版奖,专项资金补贴奖励写好书的作者,尤其是要奖励那些自费出好书的作者,因为一本好书,社会受益。”谢亚良建议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