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流传在西秦大地的誓言
(2017-04-06 21:12:28)
标签:
泰誓秦誓自警誓词秦穆公孙科 |
分类: 发现宝鸡 |
巨侃
宝鸡之宝,不仅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的“国宝”和贵族墓葬里的明器,也是记在书中的话语和刻在碑上的誓词。《尚书》有“六誓”:《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和《秦誓》,分别记载了夏王、汤王、周武王、鲁侯和秦穆公等五个王的誓言。聆听这些誓言,我们仿佛看到,英气勃发的周武王如何鼓舞他的战士向商都进军,大战失败后的秦穆公怎样向他的臣民检讨自己的过失,而一个地方官又是怎样履职的。
周武王说:
如果我战胜了纣,凭借的不是武力,是人民的意愿。
王曰:“呜呼!我西土君子。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呜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惟我有周诞受多方。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解读:
武王说:“西方来的盟友们请听我说,上天自有原则,我们做事情必须彰显这些原则。今天的商纣王,对上天之道轻慢不敬,这是他自绝于天,结怨于民。他切开一个过河人的腿,剖出贤臣比干的心,用杀戮建立威严,荼毒四海。他相信那些奸邪的人,放黜良师益友,把法律和制度抛在一边,囚禁正直的人,不祭上天不祭祖先,用奇技淫巧取悦妇人,他的劣迹何其多!
“上天感到不满意,就会终止一个人的权力。古人说:‘爱护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领袖,虐待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仇敌。’我还听说:‘树立德行,务求广茂,除去罪恶,务求彻底。’因此,我这个鲁莽的年轻人愿与你们共同宣誓,让我们秉承上天的旨意,去完成这次讨伐吧!
“战士们啊!你们应该在敌人面前表现出勇敢,以回报你们的君主。我在这里宣布:凡杀敌有功者厚赏,不努力杀敌就会受到惩罚。
“啊!我父亲的德行就像日月一样照亮大地,我们周国因此受到大家的爱戴。如果我战胜了纣王,凭借的不是武力,是人民的意愿。如果我被纣王打败,也不是我父亲的过错,而是我这个年轻人能力不够。”
点评:
这篇《泰誓》反映出的一些观念足以影响后世。一是“公平”观念: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子必须做到“公”——也就是公正、公平,才能统治人民,天子应该是没有偏私的。二是“革命”的观念:天子是承受上天之“命”来管理人民的,上天设立君主,是为了给人民带来利益,因此,当君主残害人民的时候,他就失去上天赋予的使命,成为“一夫”,而反对“一夫”的“革命”,是顺应天意和民意的行为。因此,讨伐暴君不是“弑君”。这些先秦儒家、诸子关于政治正义的原则和观念,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普遍的思想倾向。
秦穆公说:
人只顺从自己,就会多出差错,我要引以为戒!
解读:
“亲贤人远小人,察纳雅言,这是为君之道。那些光说漂亮话哄我开心的人,君子所不齿,看看我吧,竟然太多地亲近他们!
“具有容人之量,对为官者是多么重要!如果一个官员具有诚实专一的品质,胸怀宽广而能容人,别人有能力,好像自己的一样;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能由衷地称赞、学习而不是口是心非。这样的官员才能保护我们的百姓。
“相反,人家有能力,就妒忌,就厌恶;人家明明取得了显赫的成绩,却千方百计地打压不向我举荐。这样的官员,不仅不能用来保护我们秦国的百姓,也很危险啊!
“痛定思痛,政治的安危在于官员,国家的安危在于我这个君王啊!”
点评:
明代扶风知县孙科说:
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可蝇营狗苟,贪赃枉法。
解读:
点评:
图:《朔望自警誓词》碑拓片
后一篇:宝鸡人爱阅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