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末八旗子弟看的书——光绪版《四书集注直解说约》

(2014-06-03 17:24:37)
标签:

四书直解

张居正

万历

善本

八旗子弟

分类: 民间探宝

 巨侃
清末八旗子弟看的书——光绪版《四书集注直解说约》
清末八旗子弟看的书——光绪版《四书集注直解说约》

友求鉴:
我是一名古籍善本收藏爱好者。大约30年前,宝鸡的一名书法家赴北京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他用他的书法作品,从一名八旗子弟的后裔那里交换来一套《四书集注直解说约》,5年前,书法家的后代又将书转让给我。书分上下两函,共十二册,保存很好。去年这套书参加了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春拍预展,现在书函上还贴着保利拍卖公司的藏书序号标签。书的内封题有“八旗经正书院翻刻”字样,后有“康熙丁巳秋八月昆山健庵徐乾学”作的序,康熙丁巳年,应该是公元1677年,请问,这套书是不是1677年的康熙刻本?
持宝人:秦岭吟
藏品名称:光绪版《四书集注直解说约》
品鉴人:宝鸡市收藏家协会文化艺术品鉴定委员会
专家点评:
书名比较长,先给读者解释一下书名来历。《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都是儒家经典著作;《集注》即《四书章句集注》,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注解《四书》的代表作;《四书集注直解》是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万历皇帝撰写的宫内读本,当时万历年仅十岁,为让小皇帝能读懂,张居正对《四书》作了通俗直白的解析,这就是“直解”的含义;《说约》即《四书说约》,是张居正之后,由明末学者顾梦麟等人对《四书》章句的扼要评析。所以整体看这个书名,融合了不同时代的学者和官员从各种角度对儒学经典的阐释、研究,特别是融入了撰写者张居正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以及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和锐意进取的改革思想。该书在明代已有多次刻印,至清代康熙年间,由内阁学士徐乾学重新刊刻并作了序言,在序言里他说:“是书之刻,先标举四书章句以为纲,次朱注,又次直解。别疆分理,部次井然。仍排缉顾麟士先生说约原文以细字纂注其上。”介绍了徐版书的排版形式。那么康熙对这部书作何评价呢?据《康熙朝实录》载,清康熙二十三年四月三十日,康熙帝在批徐乾学奏折里写道:“朕阅张居正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
再看这套书。书线装27卷共12册,版框高21.3厘米,宽14.7厘米,上下两栏行格,上栏版心题“说约合参”,小字22行;下栏题“四书集注直解”,大字9行,小字双行。版式为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徐序落款钤有“徐乾学印”及其“健庵”号。纸张自然泛黄,纸质很好。从整体看,字体、排版、印刷都无可挑剔,是一部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官刻读本。
但这套书并非康熙刻本,而是在光绪时期翻刻的。从两个地方可以看出来:一是扉页印有清末人崔永安题写的隶书“四书集注直解说约”,崔永安系光绪六年进士,担任过翰林院侍读;二是书内封题“八旗经正书院翻刻”。这个八旗经正书院,原名八旗官学,1644年置,专为八旗子弟而设,1894年才改名为经正书院,1902年又改名为宗室觉罗八旗中学堂,院址就在现在北京一中的地方,“经正”这个名字,在康熙朝还没有出现。所以可以推断,本书刊刻时间,大致应在1894年到1902年之间。
关于善本具体的标准,历代学者、藏书家都提出过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清末张之洞的说法,他认为善本之义有三:一曰足本,无缺卷,未删削。二曰精本,精校、精注。三曰旧本,旧刻、旧抄。善本的时代下限,现在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
《四书直解》这部书,不但有助于读者领悟儒家的四大经典著作,还可以了解当时皇家的教育情况,更是当今国学入门的最好读本。本书当代也有发行,可惜错别字满天飞,与清版书相比差之甚远。所以这部老版书还是很珍贵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