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孟頫书法拓本《虎丘隆禅师碑》

(2013-07-05 13:48:16)
分类: 寻找散落民间的老碑

寻找散落民间的老碑系列报道之三十二
 巨侃
赵孟頫书法拓本《虎丘隆禅师碑》
赵孟頫书法拓本《虎丘隆禅师碑》
赵孟頫书法拓本《虎丘隆禅师碑》
赵孟頫书法拓本《虎丘隆禅师碑》

失的老碑,罕见的拓片,一本元代书法名家碑刻拓本,让它的收藏者马永明欣喜若狂,奉若珍宝。马永明是宝鸡的一名书法爱好者,前不久他从朋友那里购得一本赵孟頫书《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碑》拓片折装本,据他考证,位于苏州虎丘东山庙的原碑和1953年虚云法师重立之碑均已佚,此拓本在《赵孟頫书法全集》中未见收录,拓印年代应早于虚云重刻碑,当为原碑拓片。
虎丘隆禅师是谁?他有什么修行的事迹?该拓本的价值几许?让我们翻开碑拓做一探寻。

 

得道高僧打禅逸事

 

石碑拓本为精工装裱的剪贴纸折本,首页书题“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碑”“宋左朝奉郎司农少卿徐林撰”,末页记“大元至大二年 岁在己酉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赵孟頫重书 明年正月既望住山第七世孙寿永重建”。内页每页三列,每列五字,以纪传体的形式记叙了中国虎丘派禅宗绍隆法师的一生。
绍隆法师出生于北宋末年,九岁出家,二十岁开始云游四方,先后拜访了不少得道的禅师,向他们参禅学佛,后来寓住虎丘,当时众僧云集,一时道声大扬,遂形成禅宗一派——“虎丘派”。坐逝时曾索笔大书十六字:“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所以佛法,无有剩语。”
碑文中记有三段禅宗打禅的精彩逸事,翻译成白话看,还是蛮有意趣的:
一次绍隆禅师去宝峰寺拜见一个叫准禅师的和尚。
准禅师问:你给讲讲行脚游方的事情如何?
绍隆禅师并不正面回答,却敞开袈裟露出胸脯出示说:请准和尚验看。
准禅师挥拳便打。绍隆抓住准和尚的手说:请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给戴枷棒打。
准和尚听了大笑,因此喜欢上绍隆,留他在宝峰寺住了一年多。
另一次,绍隆禅师到黄龙寺去拜谒死心老和尚。
死心禅师故意难为他:哪里来的蠢和尚?是凭驴脚还是靠马脚走来的?
绍隆禅师答道:这个南蛮子!喊什么喊?
死心禅师听了喜欢,说:好!有破和尚的习气。然后引他到后堂参禅。
从此,死心和尚很器重绍隆,常常向人赞叹说:这绍隆和尚是我禅宗的传人也。
人说,死心禅师机锋横出,诸方禅师都只能忍气吞声,没有上上的慧根,是无法抵挡死心禅师的机锋的。而死心对于绍隆禅师却特别器重称赞,众人也对绍隆侧目相看。
还有一次,绍隆法师到夹山寺去拜会圆悟禅师,圆悟禅师讲了几句禅语引导:自以为明白的东西,其实这个明白的东西早已离开本意,已不是原来的道理了。
言至此,圆悟禅师竖起拳头问:如此,还要去理解那早就离开了本意的知识吗?
绍隆禅师平静作答:依然要去了解和见识。
圆悟再问道:如此,你知见了什么?
绍隆禅师作了个巧妙的比喻:这好比竹林长得再密实,也不妨碍流水通过。
圆悟对他的回答很满意,赞叹道:这就叫头上再安一个头——高人一头!
从此,绍隆禅师与圆悟禅师形影不离相互参禅,又过了二十年,绍隆禅师终于完全得到了圆悟禅师的精髓。

 

虎丘禅碑几建几毁

 

史载,绍隆禅师在宋代就已名声远扬,那时日本使者来到中国必至虎丘拜谒。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绍隆60岁圆寂后,僧徒建塔于虎丘之东山庙,塔前竖立一石牌坊,题额为:“临济正传第十二世隆禅师塔”,俗称“隆祖塔”,宋左朝奉郎守、司农少卿徐林撰写碑文,后来塔被毁掉。元朝至大二年(1309 年),时任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的著名书法家赵孟頫重书碑文。到了明代,塔庙又荒圮,密云禅师修葺之。1953年春,临济正传后裔、一代高僧、时任中国佛协名誉会长的虚云老和尚来苏州礼绍隆祖塔,见石塔碑铭无存,一片瓦砾,乃重建塔亭,重刻碑文,并于正文后附文述其缘起,落款“岁次癸巳后裔虚云谨志”。遗憾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塔亭石碑复毁。
现在去苏州虎丘看,石碑、石塔已荡然无存,其墓道尚在,原址上现建有一亭,内挂有一匾额为:“天下临济宗祖庭”,时有日本佛教界信徒前往拜谒。
名家名碑,随时代变迁而湮灭于尘,徒留世人无限想象;而古帖老拓,却把那美妙绝伦的书法艺术保留下来,永传于世。

 

名家原拓粗略考证

 

据拓本收藏者马永明查故宫博物院马子云、施安昌所著《碑帖鉴定》记载,“此碑是以原墨本刻之……然刻成碑之拓本尚未一见,此原墨本不知存于何处?故志之,以待他日考之。”又查诸《虚云和尚年谱》,登有虚云重立之碑文,与拓本对照,差错有二十余处。经过粗略考证,马永明感到自己收藏的这本拓本分量不轻。
首先是书法和文学价值。徐林所撰碑文文字简约、传神,文诗俱美,堪称小传的典范之作。该拓为赵氏行楷,一气呵成计千字,书风秀美,朗俊,飘逸。大书法家如此长卷,在《赵孟頫书法全集》中又未见收录,七百年后世人知其有而未睹其面,实乃弥足珍贵。唯一遗憾的是丢字,该本为宣纸拓片拼贴裱装本,不知为何,每一列仅为五个字,而原碑为每列六字,这样算下来字数少了不少,严格说不能算完整拓本。
其次是宗教文化价值。临济宗为禅宗一花五叶中重要的一宗,千年来薪火相续,至今盛传,该碑拓是临济宗发展的重要见证。马永明注意到,目前面世之《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碑》文字与《虚云和尚年谱》记载一致,然此碑拓之文与虚云重刻碑文之差异二十余处,有增有减,亦有错讹颠倒。
由此马永明推断,该碑拓为原碑拓,非虚云和尚重刻之碑。然究竟为何时所拓,何时装裱的?永明说,明代密云禅师重修寺院,寺院荒圮,其碑不知存否?大概不可能保存如拓片之完好。从拓片字口清晰和饱满程度看,应距立碑时间不远。如果系原碑拓,为什么这本碑拓没有做全?
 禅宗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这本禅宗碑拓留给我们太多解不开的谜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