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秦腔唱火雍州城

标签:
凤翔秦腔大赛年轻文化 |
分类: 文化 |
巨侃
历时一个多月的凤翔县“鼎晟杯”第四届秦腔大赛落下帷幕,在
16个场次的比赛中,古秦腔唱响雍州大地,群众参与热情之高,前所未有——
据大赛承办方凤翔县文化馆的同志介绍,此次比赛的参赛选手达到
262名,遍布全县 17个乡镇。大赛甚至吸引了在外地的打工者,
30来岁的高娟就是其中之一,她特地从青海赶回来报名参赛,经过选拔赛,一路唱进了半决赛,可惜没能更进一步。但高娟毕竟在自己的家乡体验了秦腔带给她的快乐。甚至比赛都进行三天了,还有乡党从外地给主办方打电话,询问能否报名……
大赛给来自四面八方的业余秦腔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所以不管是选拔赛还是决赛,经常看到的场面是:夫送妻、儿送母赶来参赛,全家加油鼓劲;选手之间台上竞技,台下互相切磋指点,你给我补妆,我给你整衣,气氛热烈和谐,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谁说秦腔将越唱越老?本次大赛夺得一等奖的
3名女选手,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经过层层闯关进入决赛的
20名选手中,30岁左右的青年人就占了一半。比赛中,来自长青镇的晁亚博演唱了《白逼宫》选段,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底气十足,台下掌声不断,最终夺取全场最高分。她和另外两名一等奖选手,从小受秦腔熏陶,都在戏校培训过。从她们获奖之后灿烂的笑容里,可以看出古老的秦腔正在变得越来越年轻。
二十来岁的罗巧玲在一排中老年评委中非常抢眼,她是凤翔秦腔界的后起之秀,多次在市县级大赛中获奖。赛后她应邀登台助兴,一出《打镇台》,一开口就赢得满场叫好!下了台后她说:“作为年轻人第一次当评委我觉得很荣幸,在台下给别人打分和在台上自己唱不一样,那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决赛当晚吸引了近千名戏迷,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和自行车来了,许多老戏迷提着小板凳也早早赶来占场地。比赛后半段,天空雷声阵阵,晚风吹来一阵小雨。但全场观众不为所动,看戏热情似乎折服了老天爷,雨将下未下,最终保证了秦腔大赛的圆满结束。
这次秦腔大赛,从开始到结束,红红火火,群众咋这么热情?凤翔县文化馆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一项群众参与的非专业秦腔大赛,参赛条件只有一个,热爱秦腔,有一定的演唱功底。现在看来,那些门槛低,群众基础好的文化活动大有可为。只要方向选对了,选准切入点,选好举办形式,这样的活动就会得到群众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