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卡有点尴尬
(2011-12-20 11:38:41)
标签:
老年卡寿星卡公交高峰期上班族杂谈 |
分类: 社会 |
巨侃
在市区某医院工作的小黄对记者说:“我每天早上挤公交,经常看到有的老人为了买个便宜菜和年轻人挤公交,甚至有的老人拎着菜坐一站路就下了!说实话,上下班高峰期本来车上就没地方,可他们偏偏要和上班族挤在一起。这些老人又不上班,坐车也不要钱,你说他们凑什么热闹?”在行政中心上班的公务员小王说,今年清明前后在供电局旁边开交流会,每天有一大群老人拎着小板凳坐车赶会,他早上上班,中午下班,天天和这群老人在车上碰见,有的老人还“勒令”小孩让座。
小李家住大庆路,在交通局上班,天天坐公交。他抱怨说,每天和他一起“上班”的,还有沿途上车的老人,这些老人好像彼此约好的,都去终点站植物园晨练,本来拥挤的车厢更挤了。
对于老年人持老年卡免费坐公交一说,杨建成认为大部分人对此有误解。“首先,70岁以下老年人根本不是免费乘车,政府每年有专项补贴给公交公司,实际上是政府预先替老年人买了团体票,这体现了政府对老年人的尊重和优抚。老年卡价值等同于现金,消费它时老年人应该理直气壮,任何歧视都是不应该的;其次,据我和老年朋友的接触了解,绝大部分老人还是对上班族、上学族比较理解,他们不太坐公交,不愿和上班族一起挤车,在乘车高峰时段挤车的只是一小部分老人。而这部分老人,也应该科学分析和理解:他们中有很多人在为上班的子女提供服务,接送或者看护孙子,买菜做饭。从内心来讲,他们也不愿意赶着和年轻人挤公交,但凡挤公交,一定有急事。”
也许这就是问题的症结,但现状如此,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68岁的纪师傅是个爱步行的老人,即便儿子给他办了老年公交
IC卡他也很少使用,他说咱又没啥事,走路转转多自由,坐公交干啥?甚至接孙子放学他也只在车站等候而不去学校,他对老人高峰期坐公交的建议是:“如果你不是非要在这个时间办事的话,还是错峰乘车好!”
一位徐姓乘客给出建议:“西安早就实行朝九晚五了,宝鸡也应当实行错时上班;另外,公交公司能不能适度增加班次,比如说48路车,下行线有数家厂矿企业,上班高峰期非常拥挤。在现有运力条件下,应该充分开足运力,不要在高峰时段去加气、加水、加油。”《宝鸡论坛》上一名叫“叽叽喳喳”的网友建议:“在上午
7点至 8点半、中午 11点半至 2点半、下午 5点半至 7点这三个时间段里,适当加收寿星卡、老年卡使用费用,比如都为
4角钱,这会很好地限制老年人在这个时间段出行,也会给上下班高峰时间的乘客实行分流。”他的建议网友纷纷跟帖赞同。
市公交公司宣传教育部王部长告诉记者,为缓解高峰乘车压力,成都市政府出面推行错时上下班制度,老人、学生、上班族和金融商业工作者都有各自的乘车时间段,老人因为普遍起床早,出门乘车的时间段安排靠前,避开了学生和上班族,这个措施还缓解了交通堵塞的压力。成都的做法,我们宝鸡也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