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就是我的家!”
(2011-12-19 17:03:21)
标签:
社区家瓦厂街低保川陕路帮扶情感 |
分类: 社会 |
巨侃
2008年 4月,刚出狱的他走进了瓦厂街社区,社区领导给他找了个物业上的活。小区的门房,就是他的家。
社区建议他申请低保。在社区的帮扶下,低保办下来了,以前每月领150元,现在领 200元。基本保障有了。
瓦厂街拆迁补房款,他一没身份证,二没房产证,又缺乏社会接触,还不大认字,怎么办?多亏社区领导帮他,出证明,跑手续,辗转上下,跑断了腿,终于跑来了
17000元拆迁补助。
在这期间,小区物业变动,司年恩离开瓦厂街,西去新疆打工。
临行前,社区领导嘱咐他:一是走正道,二是自食其力;还特别要求:一个月给社区打一次电话。
记者问他都做到了吗?他说都做到了。
也许是幸运开始眷顾他, 2009年
12月22日,司年恩低保摇号中签,住上了廉租房。其时,他刚刚从新疆返回,还在火车站,就接到了社区领导打来的报喜电话。“老房子年久失修塌了,一开始我打算挣点钱盖房。我真是做梦都想不到,我一个刑满释放人员,竟然住上了新房子!”司年恩说。
新房在川陕路, 37.68平方米,双气,每月租金只有
40元。“还是自己挣的钱花着舒服!”司年恩感叹道,“我出来这两年,很自卑,党和政府不抛弃我,让我享受这么好的政策;社区怕我重走老路,一直在帮扶我,还要给我找个媳妇。社区就像我的父母,社区就是我的家!我绝不能辜负大家!”(注:文中人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