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巨侃
巨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748
  • 关注人气:1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争鸣,没有文化——评刘心武挨批

(2011-11-17 02:02:22)
标签:

文化

刘心武

红学

百家讲坛

争鸣

杂谈

分类: 早些年的文章

巨侃

最近,沉寂多年的红学界突然热闹起来,起因缘于作家刘心武在央视《百家讲坛》上的《揭密红楼梦》的系列讲座及整理出版的两本红学研究著作。刘心武及其研究被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冠以“新索隐派”,并指出:索隐派的研究方向早被红学的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刘的观点不过是索隐派的当代回归;这种先假设一个命题,然后牵强地用历史来附会小说的方法难称纯粹的学术研究,只能算作侦探式的猎奇猜谜法。
 刘心武的反应则表现出一个“入侵者”的形象。他主张:“红学是个公众共享的文化学术空间……我不能因为不是红学家的身份就对《红楼梦》不问不理。”而红学家们则追求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充足的论据。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胡文彬批评道:刘的所谓“秦学”恰恰违背了这个基本点,更不能接受的是,刘的错误理论通过央视这个大平台误导了广大读者。
 红学家捍卫学术的科学性我深表赞同,其所担忧的后果我倒不以为然。电视的教化作用已日渐被娱乐作用所取代,“休闲”早已浮出水面,所以不必担心真有一大批“混沌初开”而求知欲极强的红楼初学者围着电视等着被人“误导”;红学过去是“显学”,当代已戴上“闲学”的标签,与电视联姻实在是红学普及化、平民化的一条终极之路,刘心武百家讲坛的成功就印证了这一点。无论怎样,事实上,刘已经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探路顽石。
 至于“索隐”还是“考证”,这种“豪门恩怨”总不会传染给大众。我倒觉得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之下,给刘心武这类“新索隐”派一席之地也无妨。把小说当历史去读,与美学角度、文学角度一样,也是一个视角,恩格斯就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索隐”不过是“历史”阅读法的极端形式,目的还是为了从更广更深的层次上去理解小说本身。
 不管怎样,争论声和批评声已经出来了,这种富有生气的“争鸣”之声总不是很多见的。作为第三方的央视几个月前播下了火种,现在火着了!央视旁观吗?笔者给支一招:央视赶紧邀请一名红学家主讲《百家讲坛》,让“争鸣”声真正响起来,岂不更好?
 我在网上论坛里碰见有网友发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最向往的历史朝代,你会选择哪个?有人选汉,有人选唐,还有人选宋。我呢?会选诸子百家活跃的春秋战国时代,那真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你可以想像孔子坐着牛车周游列国,四处兜售他的儒家思想的那个忙碌样子!而庄子精神已超越了肉体,“逍遥游”于战国的天宇。我更希望这场红学争论是文化的嬗动,没有争鸣,还有文化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